从第三天开始,李龙便用拖拉机一车一车往县里拉打瓜籽。
因为数量不多,雇卡车划不来,每次装半车还不如不装,第四天倒是可以,宋明过来送糖渣,干脆就把当天积累下来的打瓜籽装了拉到了县城,存放在收购站的库房里。
也亏得这几天大太阳,外面温度很高,两天就能把泡过的打瓜籽晒干。
第四天的时候,白修名没过来,倒是杜厂长那边打来了电话,告诉李龙说他要的机器做出来了,让他有空过来看看。
李龙给回复着说过段时间,暂时他没空。
杜厂长知道李龙在忙后,便说他那边弄袋子打瓜籽帮着调试一下,其实主要说的正事是中耕机生产出来了,找了台小四轮去农科所的实验地里试了试,效果还不错,当然也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杜厂长告诉李龙,这中耕机刚生产出来就已经有客户了,农科所觉得这东西不错,订了五台——当然是调制改进后的。
这也是为什么主动给李龙打电话的原因——农科所种的玉米现在还不是很高,刚好可以中耕。玉米油葵这种比较高的作物,在没长高之前中耕最好,等长起来的时候,锄草就不是要紧活了。
现在正当时。
原本杜厂长还觉得这个中耕机应该会被人接受人,但卖的火热程度是不如收割机的。
但目前来看,应该还可以——毕竟现在小四轮拖拉机多了,一些小型农用机械也能派上用场了。
最主要的是这中耕机的成本不高,卖价也不贵,一架就一百五十块钱,对于能买得起拖拉机的人来说,这玩意儿还真就不贵。
对于杜厂长来说,卖出一台中耕机,厂子里有五十到七十的利润,可不少了。
这个机械本身技术含量也不高,仿制极容易,眼下就是打个先机,先把市场占了。他说来买收割机的人,几乎都会搭配着买一台——因为杜厂长听了李龙的建议,搭配着买可以优惠。
哪怕优惠十块钱,对于现在的人来说,都是很有吸引力的。当然最重要的是,这两台机器都是非常有用的。
絮絮叨叨的说了不少,挂了电话的时候,李龙感觉听筒都烫了。
“等啥时候你那里能拉电话了,赶紧拉一条线过去。”李向前在办公室里有些嫌弃的说道,“这天天蹭电话你也好意思。好歹你现在也算个老板了,得有想法啊。”
“我早就有想法了,县里不给我拉啊。”李龙摊开手笑着说,“要不主任你帮我解决一下?”
“倒也不是不行……”李向前摸了摸下巴说,“你是代表了,钱主任也说了,你这次搞的这个打瓜是给咱们州联社往外销售物资趟开一条路子,得表扬。到时我把这事和谭县长提一提,说不定就给你批了。”
李龙原本就是顺嘴一提,没想到还真有门,他立刻笑了,冲李向前拱拱手:
“感谢感谢,谢谢主任……真要能拉线,主任你这回是帮了我的大忙了。”
“别说的这么客气。”李向前摆摆手,“刚才你们说的啥中耕机?你是帮着他们那边又搞啥机器了?你脑子里货不少啊?”
“哈哈,我本身就是农民嘛,”李龙笑笑,“咱们北疆地块大,农民种地辛苦,要全都靠人工的话,根本就没办法种那么多地。
现在粮食不值钱,想要日子过得好,就得多种地,多种地的出路是用机械,那我就想着,哪些人工干的活能用机械代替,这想着想着也就想出来了……当然,还得有杜厂长这样的人帮忙生产,不然光我那些想法,也无法实现。”
李向前听着点点头。作为曾经的粮食征购队的人,他自然清楚用机械种粮食和用人工种粮食的差别。
虽然现在大家能吃饱饭了,但谁不想把日子过得更好呢?谁不想天天吃肉呢?想把日子过好,那农民不得多种地吗?
在他眼里,李龙是个奇特的人。那些农民出来的许多人,但凡有个机会,都拼命的想留在城里,哪怕不要工作,做个小买卖,也要在城里呆着。
说实话在城里生活的确很方便,哪怕没正式工作,在自由市场摆个摊,也比在农村的绝大多数人过得好一些。
李龙就是个另类,明明有更好的前途,好些领导都想提拔他,想把他弄到体制里来,他偏偏还就守着那个农村的户口,死活不肯入城。
现在看来,李龙是真的有大志向的,也是真的在一步步的改变着农村的面貌。
就他搞的收割机,加上中耕机,是真的能让农民不那么辛苦了。
李向前也是割过麦的,知道割麦的辛苦——没割过的人永远不知道其中的艰辛。
“做的不错。”李向前有点感慨,“以后有什么困难就过来找我,好歹你还是咱们供销社的人呢。对了,你那个打瓜籽弄的怎么样了?”
“明天就差不多搞完了。二十吨,明天就能交货,明天那个口里来买货的人,应该就会去我的收购站验货拉走。”
“好。”李向前点点头,没再多说话。
李龙离开后,李向前也出了门,骑着自行车去找谭县长。
坐过几次李龙的吉普车后,他发现骑自行车去办事,真的不方便,这大夏天的,太特么的热了!
第二天,白修名早早就来到了收购站。
收购站院子里人依然不少,和前两天相比,院子里靠南墙边上多了几个木头凳子——是学校学生坐的那种长条木凳,一个上面能坐两三个人。南墙外面有树,太阳升起来的时候,树下有阴凉,坐在凳子上排队会舒服一些。
如果渴了,窗户下面的大桶里有喝的——今天不再是砖茶,有绿豆汤,这时候有人正拿着碗舀了半碗在那里喝着,其他有人提醒他喝的时候别把桶里的汤弄脏了。
桶边上有一个大盆,盆里有水。这个人喝完后,从盆里舀水把碗涮一涮,再放回木桶边上的板凳上。
白修名有些感慨,这才是为顾客服务的态度嘛。
李龙正在院子里和一个老二道贩子,名叫范明程的在聊着最近乡下收购的一些事情。
据范明程说,现在各乡村里,那些闲下来的人家里的杂货其实不少的,古玩家伙就不说了,像各种菜籽、皮子等他们都会收,锁阳现在也到了旺季,这回范明程就是收了两麻袋锁阳过来卖。
“这家伙新鲜的不好装,干的拉过来又容易碎,”范明程无奈的说,“过来老顾也不给面子,评的级低,赚不了多少钱。”
“你就别给我这里装穷了,这半年你卖到我这里的货至少有八千块了。”李龙拆穿了他的话,“其中你能赚的,至少得在三千块以上,在县里能买两套院子了。整上一年,你搞个万元户没问题,我没说错吧?”
“嘿嘿嘿。”范明程被李龙拆穿,也不解释,就笑。
其实不止三千块的,有些东西乡下人不认识,收来便宜,卖到收购站就比较贵。他说顾博远给评级低,那是真的——货的品相不好,那自然评级低。
但货好了,比如那副马具里有三件大的都是他收来的,一百五收来的,顾博远给了他六百,这赚的多爽!
所以虽然会吐槽,但收到东西,他第一时间就会到这里来卖,至少人家识货,不像市场里的那个,有些时候就是瞎诈呼,服务态度还不好。
李龙看到白修名来了,便和范明程说了一声,带着白修名到了后院。
“二十一吨左右,我都收过来了。”李龙说道,“白经理,你是今天检查拉走,还是先看看?”
“先看看吧。”白修名认为总得见过才是真的。
李龙带着白修名到了上次那个仓库。这仓库挺大,二十吨打瓜籽只装了仓库的不到三分之一。
李龙指着那些堆起来的麻袋说道:
“白经理,这些都是,你说看哪个吧。”
白修名随便指了一个袋子。
李龙去把那袋子上压着的两个袋拽到了一边,然后把白修名指着的袋子取了下来,提着到了白修名跟前,放下后解开袋口摊开给白修名看。
看李龙这么轻松的把袋子提起来,白修名心下疑惑,袋子这么容易提起来,瓜籽该不会是瘪的吧?
他伸手先试了试那袋子,结果发现,自己根本提不动!
“这一袋有八十多公斤。”李龙笑笑说道,“我们处理的时候,瘪籽、杂质基本上都除掉了,这样也方便你们炒货厂处理。”
“李同志好大的力气啊。”白修名知道自己误会了,人家能提动是人家的本事,这八十多公斤,自己别说提了,拽都不一定能拽动!
“哈哈,农民嘛,就有一把子力气。”李龙笑笑。
白修名也没多说什么,心说你这把子力气,普通农民可不一定有。
他伸手从麻袋里抓出一把瓜籽摊开手转身向着窗户那边的光看着。
瓜籽很平,一个个很规整,虽然大小不完全一样,但平都是很平的。
白修名放下这一把,又伸手使劲塞到麻袋里面去,从麻袋的中下方抓了一把瓜籽出来摊开看。
一样的,都是平平整整的。
李龙到墙边拽过来一个方框的铁筛子放在白修名的脚边,抱起这一麻袋打瓜籽全都倒在铁筛子上。他把麻袋放在一边,然后蹲下伸手把打瓜籽摊开给白修名看:
“这样看能看的真切一些。”
李龙这么一做,白修名觉得这位还真是真诚。
他蹲下来先看了看,这些打瓜籽还真是一个个都平平整整的,一个那种变形乔掉的都没有。
伸手把一片瓜籽扒拉到一边,看看筛子底上,没碎的也没啥石子草根之类的杂质。
很干净。
害怕这个瓜籽不干,白修名伸手进到瓜籽堆里,从下面抓起一小瓜,然后拈起一个放嘴里磕了起来。
很干,一下子就把瓜子皮磕成两半,里面的瓜籽也很干,磕出来的很完整。
连磕了几个后,白修名点点头说道:
“不错不错,品质真的很好。”
他其实是很挑剔的,但即使如此,现在也没能挑出来毛病。
李龙笑了,这应该满意了吧?
自己拿着后世的那种标准,对标现在白修名他们的要求,虽然不说降维打击,但至少是高好几个层次,再不合格,那也不用干了。
“嘿,很好很好。”白修名最后把瓜籽皮放进了门口放着的装垃圾的纸箱子里。这仓库打扫的很干净,他也很满意——没有腾起的灰尘,比自己想像的好多了。
“那等你弄车来拉货的时候,咱们再验吧。”李龙说道,“啥时候带车过来?你要没车的话,咱们县运输公司里就有车,卡车可以雇佣,要不要我带你过去?”
“行啊。”这服务态度就很让白修名舒服。他有点想不通,董志超怎么就不来了呢?
当然,不来才好,不然哪有自己这趟生意?
李龙开着吉普车带着白修名去了运输公司,雇好车,开到收购站,李龙让白修名重新验货。
重新验货表明李龙坦坦荡荡,做生意既讲究诚信,也讲究坦荡。
李龙这么做是不想白修名心里有疙瘩毕竟。在他们俩离开的时候,如果李龙想让自己人在仓库里做点什么手脚,白修名就是想看也看不到。
白修名嘴上说是不用了,但李龙这样要求,他最后也没拒绝。就像李龙给贾天龙卖贝母一样,每一麻袋货都要通过铁筛子验看一遍,然后重新装袋,称重装车。
所有的打瓜子全部称重下来,一共是二十吨七百六十公斤。按照白修名和李龙商定的价格一公斤三块五,总计是七万两千六百六十块钱。打瓜子是白修名自己一袋一袋看着,称重上车的每口袋瓜籽白修名也检查过,他很满意,所以这钱给的就很痛快。
“小李同志啊,”白修名付完钱之后,笑着对李龙说,“我会尽快把我拉走的这些打瓜籽儿,运往我们厂里去。
那边质检科的到时候检验完,然后这些打瓜子儿加工包装,销售出去,我想过不了多久,我就会再次到你这里来进货。”
“欢迎欢迎。”李龙笑着说,“白经理这么说,我自然是欢迎了。目前我们这儿还没啥好招待的,等你下次过来,这边的瓜果熟了,我让你好好尝一尝我们这边的特产。”
“嘿嘿,那我还有点迫不及待了。”白修名回应了一句,然后就准备离开。
没到中午饭时间,李龙也没有留白修名吃饭,而是给他车上装了一些葡萄干之类的特产,说是让他带回去给家里人吃。
白修名挺高兴,虽然这些东西在乌城火车站那里都能买到,但人家送了就是心意,他高兴的了离开了玛县,想着过些日子,应该还会过来的。
白修名离开的第二天,李龙就开着吉普车到了州供销社。他把和白修名交易的情况,向钱主任作了报告,钱主任听着也挺满意的。
“主任,我想把咱们仓库剩下的所有打瓜子都运走,现在拉回去就进行加工。”
“你不担心那口里人走了以后不再来买了吗?”钱主任问李龙。
“我觉得他肯定会回来的。”李龙这回很有自信,“头一批卖出去之后,虽然那个董志超没有回来,但是这个白修名过来了,说明这个平口的打瓜子儿在口里很受欢迎。
我相信啊,就算这个白修名不来,后面肯定还会有其他人过来的。至少在目前这种平口打瓜子,还只有咱们一家能弄。”
钱主任很欣赏李龙的这个自信,他觉得李龙分析的挺对。目前仓库里剩下的这二十吨大瓜子,本身就是不好处理的。北疆的炒货市场就这么大,赔本卖的话也不可能,卖给李龙还能赚一笔。所以李龙要拉走剩下的打瓜籽,他自然没意见。
毕竟李龙还担着供销社的员工的这个名头,他能把打瓜子卖到了口里,本身也可以算成供销社的一份功劳。何乐而不为呢?
剩下不到二十吨的打瓜子被李龙拉走之后,州供销社这边也挺开心。一个库房腾空了,原本以为会留在账面上的,有可能亏空的打瓜子卖出去了,至少在半年或者年度报告里,这个数据写的能漂亮一些。
李龙也是趁热打铁,把这些打瓜子直接拉到了四小队,再次分给了关系不错的那些人家。
距离割麦还有不到半个月,这可能也是他们在收麦前最后一次赚钱。
陶大强他们开开心心的把打瓜子拉回到家里,开始处理泡水处理,李龙则开着吉普车去到了奎屯农机厂。
“这两天我们对这个机器进行了三次改良。”一看李龙过来,杜厂长就很热心的给他介绍,“改良的方面主要是瓜子进入机器的时候如何摊平,避开重叠和互相挤压,导致最后出来的打瓜籽儿断裂或者不平。
然后就是将打瓜子压平的核心材料。这个材料既不能太硬,太硬了容易直接把打瓜子压断,也不能太软,太软的话那些乔掉的打瓜子不能有足够的力量压平那设计就是失败的……”
听着杜厂长介绍的这个机器的特性和数据,李龙还是挺佩服这人的。杜厂长虽然算是管理者,但更多的还是一个技术人员。
明显能够感觉他到对于技术的偏爱,大过了他对于管理的责任。哪怕这个打瓜子的压平机对于农机厂来说并不是一个盈利的项目,杜厂长还是很认真很负责的进行了设计制造和调试。
现在产品出来了,杜厂长自己也很开心,这是一种成功的喜悦,他很乐意把这种喜悦分享给李龙。
“你拿回去试一试,保准行的。”
“行,那我就拉回去了。”李龙笑了笑说,“到时候有啥问题我再给你打电话。顺便跟你说一声,我们收购站那边马上就要通电话了,到时候电话再不用层层转接再找我。”
“好好好,这样好。”杜厂长也挺开心,他觉得李龙虽然是个农民外行且理论水平大于动手能力,用后世的话说,就是嘴炮强者。
但是那些灵机一动时候的点子对他的启发很大。
所以杜厂长觉得有些时候自己有想法的时候和李龙聊一聊,收获还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