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694章这场游戏,永远不缺少玩家

  小布殊在墨西哥独立日庆典上的惊鸿一瞥后,并未过多停留,在与维克托进行了最后一场简短而秘密的闭门会议后,他的车队再次悄然驶回军用机场,那架没有标识的VC25A迅速升空,消失在墨西哥城的天空中。

  然而,他留下的震撼却如同巨石入水,急速扩散至全球。

  这种人太重要了。

  重要程度堪称甘地从他外甥女从他被窝里爬出来然后说,戒色失败。

  庆典后的记者见面会由卡萨雷亲自主持,面对台下几乎要挤爆会场,情绪激动无比的各国记者,卡萨雷依旧是一副笑呵呵的模样。

  “卡萨雷先生!布殊总统的到访是否意味着美墨关系迎来重大转折?”

  “双方是否就德克萨斯问题达成了秘密协议?”

  “这是否是美国默认墨西哥对德州控制权的信号?”

  问题如连珠炮般砸来。

  卡萨雷耐心地听着,胖乎乎的手掌向下压了压,示意大家安静。

  “诸位,诸位。”

  他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会场,“布殊总统作为我们尊贵的客人,受邀参与我们光荣的独立日庆典,这本身就体现了我们两国之间沟通渠道的畅通和相互尊重。”

  他顿了顿,避重就轻地继续说道:“领导人之间的直接对话,总是有助于增进理解、减少误判,这对于地区的和平与稳定至关重要。”

  显然,记者们对这种官方辞令并不满意。

  一位路透社记者抢着追问:“卡萨雷先生,请直接回答,布殊总统的此次访问,究竟代表着什么?”

  卡萨雷收起了一点笑容,身体微微前倾,对着话筒,用一种极其意味深长、几乎一字一顿的语气说道:

  “这代表着……天亮了。”

  说完这三个字,他不再给任何提问的机会,朝着台下点了点头,便在安保人员的护卫下转身离去,留下满场错愕、继而彻底哗然的记者。

  天亮了?

  你以为你踢足球呢?

  但这三个字瞬间传遍全球,登上了所有新闻机构的头条。

  是墨西哥的天亮了?

  暗示着墨西哥的崛起和美国霸权的相对衰落?

  是美墨关系的天亮了?预示着一场意想不到的世纪大和解?

  还是德克萨斯问题的天亮了?意味着一种既成事实的默认和新的、不为人知的安排?

  这种不确定性,尤其是卡萨雷那副“懂的都懂”的表情,让外界,尤其是隔岸观火的欧洲,彻底陷入了猜测和不安之中。

  欧洲,各大首都,情报部门鸡飞狗跳。

  伦敦,军情六处(MI6)总部:,值班主管被深夜从家中叫醒,面对首相府的紧急质询电话焦头烂额。

  “他们到底谈成了什么?!”

  “天亮了是什么意思?!我们为什么事先没有收到任何风声?!”分析师们被紧急召集,翻箱倒柜地查阅所有关于美墨领导人的最新情报,试图找出会面的蛛丝马迹和“天亮了”的密码含义。

  会议室内烟雾缭绕。

  巴黎,对外安全总局(DGSE),法国人以其战略自主而自豪,但此刻也感到了强烈的不安。

  “美国人难道要和墨西哥人瓜分北美势力范围,把我们排除在外?”

  高官们紧急开会,讨论这场突如其来的“蜜月”对法国在拉美利益、乃至全球力量平衡的影响。

  柏林,联邦情报局(BND),严谨的德国人同样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情报评估报告被迅速修改。“此前所有关于美墨即将爆发冲突的预测都需要推翻!”

  分析师们感到极度困惑,“是什么样的筹码,能让小布殊如此屈辱地出现在墨西哥的庆典上?而维克托又付出了什么?”

  “天亮了”三个字被翻译成德语,反复研究,试图理解其中的潜台词。

  德国外交部急切地想弄清楚,这是否意味着北美将形成一个紧密的、排他的经济或安全联盟。

  几乎所有的欧洲分析都得出了一个令他们心惊肉跳的结论,美国和墨西哥极有可能达成了一项远超外界想象的重大交易。

  也许太麻烦了,说的简单点就是,喂喂喂!我们还没上车(瓜分美洲),你们就又和谈了,那我们之前的努力算什么?

  算笑话吗?

  墨西哥城的“天亮了”,对于飞回华盛顿的小布什来说,迎接政治风暴。

  他秘密访问墨西哥并与维克托并肩出现在独立日庆典上的画面,经由全球媒体的疯狂传播,已在美国国内引爆了前所未有的政治地震。

  两党议员、媒体名嘴、智库专家、以及成千上万的普通民众,都被这极具冲击性的一幕惊呆了。

  极右翼和保守派阵营的反应最为激烈。

  “背叛!彻头彻尾的背叛!”

  福克斯新闻的黄金时段,一位资深评论员面色通红地咆哮,“乔治·沃克·布殊不仅输掉了德州,他还在墨西哥人的狂欢节上,对着吞并我们领土的仇敌微笑,这是美利坚总统史上最耻辱的一页!”

  “他应该被弹劾!立刻!马上!”另一位电台主持人声音尖利地呼吁。

  一些极右团体和愤怒的“红脖子”们开始行动。他们举着标语牌——

  “不要德州,毋宁死!”、“布殊叛国!”、“维克托是小丑,布殊是帮凶!”,聚集在白宫外的拉斐特广场和街道上,人数越来越多,情绪越来越激动。

  他们高呼口号,焚烧墨西哥国旗,甚至与维持秩序的国民警卫队和特勤局人员发生了推搡和冲突。

  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内,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小布什站在窗前,看着外面黑压压的抗议人群,听着隐约传来的咒骂声。

  他的脸色比去墨西哥之前更加憔悴,眼窝深陷。

  幕僚长和几位核心顾问站在他身后,汇报着严峻的形势。

  “总统先生,参议院多数党领袖刚刚打来电话,措辞非常严厉,他认为您的行为未经国会授权,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和党派声誉。”

  “众议院已经有人正式提交了弹劾动议的草案,虽然目前支持票数可能还不够,但势头很坏。”

  “媒体的社论几乎一边倒,就连传统上支持我们的几家报纸,也认为您此举,欠妥,缺乏必要的解释。”

  “外面的抗议者,我们担心会失控。一些极端分子可能混在其中。”

  小布什缓缓转过身,他的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带着一种在墨西哥被维克托“锤炼”过后产生的诡异冷静:

  “解释?向谁解释?向那些只会坐在办公室里夸夸其谈的政客解释?还是向那些以为靠几杆猎枪就能夺回德州的蠢货解释?”

  他走到办公桌前,双手撑在桌面上,目光扫过他的顾问们:“你们以为我去墨西哥是去度假的吗?你们以为维克托那个疯子是靠讲道理就能说服的吗?我们失去了德州!这是事实!现实不是好莱坞电影,我们没有无敌的舰队和军团能立刻把它抢回来,而且还要冒着整个西海岸变成战场的风险!”

  他深吸一口气,压低了声音,却更具压迫感:“我现在做的,是在保住其他州,是在避免一场我们目前根本打不起的全面战争,是在给美国争取喘息和重整旗鼓的时间!这份体面,是我从维克托的牙缝里抠出来的,你们懂吗?”

  我都差点卖屁X了。

  幕僚长迟疑了一下:“但是,总统先生,国内的舆论……”

  “舆论?”

  小布什猛地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维克托式的戾气,“舆论是靠力量和胜利引导的,不是靠乞求!他们不是要强硬吗?好!我就给他们看看什么叫强硬!”

  他直起身,语气斩钉截铁,下达了一系列命令:

  “第一,通知司法部,援引《反叛乱法》,以危害国家安全、煽动暴乱罪,立即逮捕几个跳得最欢的极右翼组织头目和煽动者。搜集他们的黑材料,有多少用多少。”

  “第二,授权国民警卫队和特勤局,对白宫外围及华盛顿特区内的非法集会采取清场措施,必要时,可以使用非致命武力驱散,如果有人暴力抗法,允许升级应对手段,告诉现场的指挥官,我要秩序,立刻恢复秩序!”

  “第三,给独立州州长打电话,私下谈,告诉他们,联邦政府理解他们的关切,愿意在权力下放、经济援助、边境管控等方面进行前所未有的协商,甚至可以讨论永久性的新的联邦关系框架,前提是他们必须立刻、公开宣布取消独立,回归联邦体系。这是最后的机会,如果拒绝……后果自负。”

  “第四,准备全国电视讲话。我会亲自向美国人民解释发生了什么,以及我们将要做什么,不是道歉,是告知,是定调!”

  “第五。”

  他看向国防部长,“我们需要彻底检讨军队的结构、装备和战略思想,过去的思维打不赢现在的仗。我们需要更灵活、更致命、更能应对非对称威胁的力量,钱不是问题,我会要求国会通过特别拨款案,谁敢阻拦,谁就是叛国!”

  这一连串的命令,高效专横,让在场的顾问们都感到心惊。

  眼前的小布什,似乎脱胎换骨,不再是那个偶尔显得优柔寡断的“纨绔子弟”,而是在巨大挫折和羞辱下,被逼出了一个强硬核心的领导人。

  他们互相看了眼。

  维克托把他教育了?

  命令被迅速执行下去。

  当晚,全副武装的国民警卫队和联邦警察开始强硬清场。

  催泪瓦斯的气味弥漫在华盛顿的夜空,拒不离去的抗议者被强行拖拽逮捕,冲突中有多人受伤。

  极右翼组织的几个知名领袖在家中或办公室被FBI带走,罪名确凿。

  几小时,小布什发表了全国电视讲话。

  他没有道歉,没有忏悔。

  他面色严峻地描述了国家面临的“前所未有的挑战”,强调了“现实主义的抉择”和“避免更大灾难”的必要性。

  他承认了德克萨斯的事实性丢失,但将其定义为“暂时的困境”和“激励我们奋起的号角”。

  “我们应该让美国再次伟大!”

  墨西哥城,查普尔特佩克城堡。

  这里是维克托常来居住的地方。

  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窗洒进来,将房间照得透亮,与窗外花园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维克托悠闲地坐在小阳台上,手里拿着一份英文报纸。

  头版头条正是小布殊那篇全国讲话的摘要,旁边配着评论员文章,大肆渲染“让美国再次伟大”的决心。

  “听听,伙计“让美国再次伟大”。”

  “我都快感动哭了,我都恨不得自己现在一天上25个小时的办。”

  卡萨雷坐在对面,肥胖的身躯几乎陷了进去,他呵呵一笑,小眼睛眯成两条缝:“听起来很振奋人心。”

  “强心针打多了,只会加速心脏衰竭。”

  维克托站起身,扭了下脖子,发出骨头声响,“改革?复兴?说得轻巧,这一切都需要钱,海量的钱。修路、建军、补贴农业、更新科技、安抚底层哪一样不是吞金兽?”

  他转过身,“而美国的钱在哪里?在华尔街那些贪婪的银行家口袋里,在五角大楼无底洞般的军费开支里,在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的维持费里,更在那些盘根错节、尾大不掉的既得利益集团手里,小布殊想从他们嘴里抢肉来喂给伟大的梦想?呵呵。”

  “我感觉他活不久了!”

  卡萨雷闻言点点头。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进来。”维克托应道。

  门开了,特勤局副局长兼维克托的近身侍卫长罗胡斯·米施走了进来。

  “先生,卡萨雷先生。”米施微微躬身致意,“来自九头蛇的紧急情报简报,最高优先级。”他将情报递给维克托。

  维克托接过,快速浏览起来。起初他的表情还算平静,但很快,眉头就逐渐紧锁起来,眼神也变得凝重。

  看完后,他沉默了几秒,然后向卡萨雷:“你也看看这个。”

  卡萨雷有些疑惑地接过情报,随着阅读的深入,他脸上那标志性的笑容彻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惊讶和一丝茫然。

  情报详细叙述了伊森·亨特在多伦多的发现,新型合成毒品“天外来物”、神秘的亚洲化学天才“二弟”、以及关键人物华裔商人叶真理。

  报告指出,该组织利用墨西哥传统毒枭势力受创的空窗期,凭借更先进的技术、更隐秘的渠道和更凶狠的手段,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和规模抢占北美乃至欧洲的毒品市场,其份额估计已占据新兴流通领域的85以上。

  与欧洲黑手党及多个重要社团的合作关系也已初步建立。更令人不安的是,他们的触角开始伸向拉美其他地区,侵蚀原本属于当地毒枭的地盘。

  “这……”卡萨雷抬起头,看向维克托,语气中充满了难以置信,“亚裔贩毒集团?势头这么猛?占据了85的新货市场?这个“二弟”、叶真理……他们的行动非常低调,几乎避开了我们所有的监控网络。”

  维克托的眉头紧蹙,他走到世界地图前,手指划过亚洲,最终落在北美。

  “古兹曼喜欢用潜艇和重型武器开路,巴勃罗·埃斯科瓦尔当年敢开着飞机往美国运毒,甚至武装对抗政府,他们张扬、暴力,恨不得全世界都知道他们的名字。”

  维克托缓缓说道,“但这些亚裔集团,他们像影子一样,不声不响,却用更先进的化学技术和更精密的商业运作,几乎接管了地下世界,他们不追求名望,只追求利润和控制,这才是更危险的。”

  他转过身,看着卡萨雷和米施:“我们刚刚打断了北美毒品供应链的一条旧腿,但现在,一条更狡猾、更高效、也更难捉摸的新腿,已经悄无声息地接上了,甚至长得更粗壮。”

  办公室内陷入短暂的沉寂。窗外墨西哥城的喧嚣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维克托的眼神重新聚焦,变得决断而锐利。

  “卡萨雷。”

  “老大。”

  “立刻调动所有情报资源,国内的和九头蛇的,给我彻底查清这个“二弟”到底是谁,叶真理的所有关系网、资金流向、运输渠道,给我一寸寸地挖出来!我要知道他们是怎么运作的,他们的实验室在哪里!”

  “明白!”卡萨雷立刻应道,表情严肃。

  “米施。”

  “在,先生。”

  “加强对我们现有地盘,尤其是港口、化工产品流通的监控,通知拉美友好国家的情报部门,共享相关信息,提醒他们注意这股新势力,如果发现任何天外来物或类似新型毒品的流入迹象。”

  “是!先生!”对方立正领命。

  维克托走回地图前,凝视着那片广袤的太平洋。

  “我们刚送走一头吵闹的美洲狮,”他低声自语,仿佛在对自己说,又仿佛在宣告,“现在,看来要来一条沉默的亚洲眼镜蛇了。”

  他眼神中出现一丝的疲倦。

  “毒品这场高利润的游戏,永远不会缺少玩家。”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