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288章 返港

  初中毕业的翟远,与清北大学的同学们,展开一场亲切友好的会谈。

  同学们对海外很感兴趣,对香江很感兴趣,对九一娱乐的电影同样感兴趣。

  但问的最多的还是翟远的经历,一个跟他们同龄的成功人士。

  “翟先生,您在香江这种资本主义城市,一定赚了很多钱吧?请问您年纪轻轻就成了百万富翁,内心空虚吗?”

  “这位同学问的很好,我今天站在这里就不怕老实跟你讲,这几年是我最空虚的时候。所以从九一娱乐创立以后,我没有拿过一个月的工资,所有的账目都交给旁边这位导演的老婆管理,我从来没有碰过钱,我对钱没有兴趣。因为我最快乐的时候,是住在秀茂坪屋邨……就是一间只有七平米房间里的时候。”

  “翟先生,我有个建议给您,像您这种年少多金的成功人士,多谈几个漂亮女朋友就不空虚了。”

  “我不怕老实跟你讲,我长这么大还没谈过女朋友,而且我这个人脸盲,根本分不清谁漂亮谁不漂亮。所以我很羡慕你们,可以在校园里收获真正的爱情,两个人一起拼搏奋斗,而我却只有钱,可能永远得不到真爱。”

  “翟先生,您……”

  “我不怕老实跟你讲……”

  翟远侃侃而谈。

  徐勀在一旁不时仰面望天,观察天花板纹路。

  底下的学生们眼神纯良且同情,原来有钱人也有这么多困扰。

  散会以后。

  一句‘我不怕老实跟你讲’红遍清北校园。

  翟远坐在回程的桑塔纳里,问了句:“我刚才表现得怎么样?”

  徐勀微笑不答。

  周学军盯着路面说:“诶对了,咱们晚上吃点什么?”

  傍晚七点。

  在周学军的盛情邀请下,翟远去他家蹭了顿饭。

  这时候鲜有买商品房这个概念,早先老周家三代同堂,前几年才分到一处筒子楼单位。

  楼上楼下七八十个房间,说是单身宿舍楼,其实早就是已婚职工楼。

  周学军领着翟远走进楼里,重重咳嗽一声,昏黄的声控灯照亮楼道。

  走上三楼,周学军在朝南的一间房门前驻足,敲了敲门,一个戴眼镜的妇女走出来。

  “我媳妇,你喊嫂子就成。”

  周学军介绍过妻子,周妻显然早就知道翟远回来,热情将他迎进屋里,进门客厅桌上已经摆上几道家常菜,还开了瓶五粮液,待遇可谓相当高了。

  “翟老板随便坐啊,我再去炒两个菜。”

  周妻笑眯眯跟翟远打着招呼,走进厨房时又回头跟周学军使个眼色。

  周学军咳嗽一声:“我进去帮忙,你坐这先看会儿电视。”

  翟远应了声。

  老周家的黑白电视也没个遥控器,调台要走到跟前去,拧那个不知道学名叫啥的旋钮。

  翟远懒得去调,正好电视里放新闻联播,随便听两耳朵。

  闲得无聊看了看房间的布置,两室一厅,前后阳台的格局,厨厕俱全,看起来周学军在文联还挺受器重。

  厨房里。

  周妻见周学军走进来,把门掩上,拉着他问:“你跟翟老板说了没有?让他把咱家萍萍弄去香江念书的事?”

  周学军不满的啧了声:“这我怎么跟人家说?再说咱俩多少工资,怎么供的起闺女去香江念书,再再说了,香江有什么好的。”

  周妻横了他一眼:“不好你们单位的人都抢着去出差?你要不好意思提,等会我跟他说。”

  周学军拦道:“可别,咱们跟人家没那么深的交情。”

  周妻不悦的说:“没交情上咱家来吃饭?我留着过年的腊肉都给他炒了!”

  客厅里。

  翟远尚不知厨房里两口子已经起了争执,靠在针织沙发上听新闻。

  “……今年提出了支持留学、鼓励出国、来去自由的方针,一场史无前例的出国热潮席卷全国,领事馆门口的年轻人排期长队申请签证,目前人数已经突破五万……”

  翟远正有一耳朵没一耳朵听着,侧卧的房门开了条缝。

  一个十几岁小姑娘探出脑袋往客厅张望,好奇的打量翟远。

  翟远冲她笑了笑,估摸着是老周的闺女,招手说:“来看电视。”

  周家丫头笑容腼腆的走出来。

  她身后还跟了另一个小姑娘,年龄更小一些,约莫十四五岁。

  相貌有点面熟。

  还没等翟远细想,周家丫头就走过来乖巧说了句:“翟叔叔好。”

  翟远听得直皱眉,无奈笑道:“叫哥哥就行。你认识我?”

  周家丫头点点头,往厨房那边看了一眼:“我妈说你能送我去香江念书。”

  翟远一怔,隐约知道周学军今晚请自己吃这顿饭的原因了。

  饭桌上。

  小姑娘周萍,跟另一个叫不上名字的女孩回房间写作业。

  周妻一个劲儿说她们吃过了,没让出来打扰。

  翟远说不怎么喝酒,周妻又赶紧把五粮液撤了,从柜子里取了几罐健力宝出来。

  翟远笑着跟周学军说:“行啊,嫂子够贤惠。”

  周学军哼笑了下,心说她是有求于人,平时可不这样。

  翟远又说:“刚才那俩姑娘都是你闺女?我看年龄不大,你要孩子够晚的。”

  “哪儿能两个都是,政策不允许。”

  周学军说:“大的那个是我家的,小的那个是她一个南方的远房表妹,最近来燕京住两天。”

  说到自家闺女,周学军欲言又止。

  一旁的周妻不断跟他使眼色,两口子在饭桌上眉来眼去。

  翟远看的有趣,也没点破。

  等一顿饭吃得差不多了,谁也没先开口提闺女上学的事。

  菜过五味。

  翟远放下筷子,主动说:“刚才看新闻,现在国家支持鼓励去海外进修,你们没想过把闺女送出去?”

  周妻马上来了精神,顺势诉苦:“哪儿能不想啊,这不是没机会嘛。你要说自费我们也不是供不起,可老周他这个单位的情况你也知道,把孩子送出去怕有人传闲话。”

  周学军接着说:“再一个,把孩子送去国外太远,她一个人我也不放心。”

  “那就香江嘛,地方也不远,正好我妹妹也在那边念书,相互有个照应。”

  翟远见话挑明了,也不啰嗦:“传闲话怕什么,就说去我公司拍戏,顺便过去进修一下。”

  周妻闻言自是喜不自胜。

  周学军端起酒杯:“来,碰一个。”

  一顿饭吃完。

  翟远自己开车返回酒店。

  周学军家里,夫妻两人不住的感慨,小翟是个好同志。

  这才把周萍跟她表妹,从屋里叫出来上桌吃饭。

  “萍萍,去了香江得努力学习,爹妈这回为了供你上学可不容易……”

  周妻叭叭教育自家闺女。

  同桌端着碗小口吃饭的表妹,时不时望向表姐周萍,眼神带着几分艳羡。

  “可是我一个人去香江有点害怕。”

  周萍噘着嘴说了句,转头望向表妹,叫道:“喻飞鸿!要不你跟我一起去吧?”

  燕京之行,伴随着九月底临近,圆满收官。

  翟远终于要踏上返港之路。

  李赛凤一大清早就跟在他身边,跟出跟进,一副不舍模样。

  翟远到楼下小饭馆要了一甜一咸两份豆腐脑。

  李赛凤说:“我也要吃咸的!”

  两碗咸豆腐脑端上来。

  翟远看李赛凤皱紧的眉头,打趣道:“吃不惯就别吃了。”

  李赛凤倔强的摇摇头,舀了一勺就塞进嘴里。

  翟远问:“咽的下去吗?”

  李赛凤抿抿嘴唇,扬起脸来,张嘴吐出舌头让翟远看她吃下去了。

  翟远:“……这个不用给我看。”

  吃完早饭,又开着车陪她去周围逛了逛。

  中午三点左右。

  翟远搂着她回到车里:“时间差不多,我们去机场。”

  李赛凤闷闷的嗯了声:“你回香江以后看到周彗敏她们,是不是就把我忘了?”

  “不会”翟远刮了下李赛凤的鼻子,笑着说:“快点拍完这部戏,回香江以后我还要帮你针灸……”

  一路无话。

  开车到机场。

  这段时间认识的朋友来了不少,都是给翟远送行。

  “看看咱们这人缘儿。”

  翟远拍拍徐勀肩膀:“好好拍戏,我回去跟施楠生说你天天想她,茶饭不思。”

  身后三个女人站成一排。

  翁美玲情伤未愈,暂时还不打算回香江,跟王小凤一左一右把李赛凤夹在当中。

  李赛凤望着跟众人谈笑风生的翟远,眼神依依不舍。

  王小凤皱眉道:“喂,你不会是讲心吧?”

  李赛凤噘嘴望着她,委屈巴巴点点头。

  翁美玲见状默默叹口气,轻轻把李赛凤搂进怀里。

  一旁的关芝琳乜眼望着三个女人。

  她最近不止一次被王小凤阴阳,恨屋及乌,见翟远靠近直接走过去,挂起微笑跟他热情拥抱一下。

  “翟先生,香江再见。”

  李赛凤见状深吸一口气,不自觉攥起拳头。

  王小凤心疼姊妹,眼中带起杀气:“叼你老味!明天拍戏台那场戏,让这个金鸡见识下什么叫全武行!”

  一片践行声中。

  翟远登上了飞往鹏城的飞机。

  香江,启德机场。

  翟远拖着行李箱自机场大厅走出。

  卫星已经坐在皮卡里等候多时。

  翟远这趟回来没告诉其他人。

  怕又遇到几个女人撞到一起的场面。

  “翟先生出来了。”

  卫星坐在车里说了句。

  沈威靠在车门旁抽着烟,闻言抬头望去,看到翟远形单影只,急忙扔下烟头迎上去。

  “交易所情况怎么样?”

  随手将行李箱递给沈威,翟远开门见山,先问起自己的钱。

  “没问题,那笔钱滚了几番,现在有四亿几。”

  沈威跟上翟远脚步说道:“不过我看那个杜经理状态不对劲,最近一直让人盯着他。”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怀里掏出本手写账簿:“这段时间的账目都在这里。”

  翟远坐进车里,跟卫星打声招呼,翻开账簿看了两眼。

  三亿多港币加了五倍杠杆,几个月时间涨幅大概百分之二十,期货市场上日元一路突飞猛进的势头,进场跟捡钱没什么区别。

  “明天去交易所,接下来这段时间我自己盯盘。”

  距离美利坚跟东洋签订广场协议的时间越来越近,关键时候,翟远信不过杜建成这个输红眼的股票经纪。

  沈威把行李箱摆好,点头说声明白。

  翟远又对卫星说:“去元朗工厂看一眼。”

  元朗。

  香江快播科技公司。

  皮卡停稳,翟远从车上跳下来。

  工厂修建了一半,左边是崭新的厂房,右边是还在施工的工人。

  叮叮当当声不绝于耳。

  翟远环顾一圈周围环境,径直走进修好的工厂厂房。

  厂房里。

  几十个下湾村村民换上工装,面前是一张长桌,桌上摆着塑胶壳和各式电子零件,村民们正各自坐在椅子前组装机器。

  “爽手点,你们是第一批组装员,以后要教会其他工人,每个人至少保证每天组装二十部VCD。”

  关伟明带着几个技术员四周巡视,甫一抬头,看见站在厂房门口的翟远,脸上顿时露出错愕表情,旋即快步迎上去,露出笑容。

  “翟先生,几时从内地返来?”

  “一个钟头前。”翟远揽起关伟明的肩膀,目光掠过四周:“情况怎么样?”

  “就是你看到的这样,一切进展都很顺利,不过目前大家只能组装VCD,光盘的流水线还没建起来。”

  关伟明笑着说:“大家都在等你Call钱过来,好去购买机器开工。”

  翟远嗯了声:“放心,年底之前资金一定到位。”

  心中却想,如果股市那边速度够快,下个月足够落订单。

  在工厂里待了半个钟头。

  期间又跟陶宗颐为首的专家们聊了两句。

  翟远说:“老陶,辛苦。另外我在内地的时候去了趟科学院,现在内地学院刚增设了个‘博士后’的衔头,顺便帮你们申请了一下。”

  陶宗颐对这件事没多大兴趣,拉着翟远说:“翟先生,我们这次研究出的二代光盘你来看看,配合VCD里的新型集成电路,能实现一键选单功能……”

  何子朗收到风。

  从下湾村赶来工厂。

  一见到翟远,也汇报起他那边的最新进展:“这是你下湾村村代表的委任状,港府每个月给你四千块月薪,如果你要选议员,最近的换届选举是明年三月份,我已经联系了几个村代表出来撑你,最好今年之前这间工厂能正式开工,让他们村的村民能进来工作……”

  新记负责施工,翟远一回来,消息很快传到许家强那边。

  许家强在何子朗之后赶到工厂。

  一进门照旧是一番寒暄客气,汇报了一下最近工厂的事。

  旋即喜气洋洋对翟远说道:“翟先生,阿兰生了,是个男仔,我想让他认你做契爷。”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