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302章

  “提起本港知名慈善家、教育家、影坛新贵、元朗区议员翟远先生,想必大家并不陌生。近日,翟远先生提交上任后第一份提案,围绕自己老本行影视剧集,建议相关单位确立影视分级制度……”

  “众所周知,电影分级是海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可以平衡电影创作自由,为未成年人设立保护缓冲带,是一种多赢策略……”

  “本台最新报道,知名电影人翟远成立首个业界审查机构——香江电影协会,邀请教育、电检、影视处及电影圈从业者参与电影分级相关条款制作。有传闻称,电影协会不欢迎自由总会成员加入,本台记者昨日专门采访协会会长翟远先生,对方表示该传闻纯属虚构,协会成立初衷旨在完善健全影视制度,并非竞争和打压对手的工具,协会将保留对谣言发布者的追究权利……”

  4月份的香江娱乐圈热闹非凡。

  突然成立的电影协会和正在拟定的分级制度,对循规蹈矩运行多年的影视圈规则,不亚于一场地震。

  电影分级有没有好处?

  显然利大于弊。

  后世谈及香江电影黄金年代,往往瞩目与八九十年代,实际上五十年代的香江电影更适合黄金年代这个称呼,彼时香江连续多年电影制作量排名全球第三,仅次于美利坚和印度,而出口电影又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利坚。

  市场庞大,因此也诞生出‘买片花’这种创作形式,电影还没开拍,制片人拿着卡司剧本,就能先从发行商那里拿到一笔定金,通常在制作费的50左右,直接孕育出当时全球最大的华语电影制作中心。

  直到港府颁布了《电影检查规例》,收紧电检法例,实施更严格的管制。

  港英控制下的马来西亚,更被实施了长达十二年的戒严。

  大部分电影被拿着放大镜二次三次审查,不允许上映发行。

  香江电影迅速衰颓。

  时至今日,局势逐渐明朗,香江电影市场也重新变得繁荣。

  但电影审查仍处于收紧状态。

  一部电影能否上映没有一定之规,全凭电检处好恶。

  甚至出现了张国容和夏文汐那部《烈火青春》公映三天后,又被取消放映许可,要求重新剪辑二度送审的离谱操作。

  香江电影人也是在《烈火青春》事件后,开始呼吁修改冷战时期落后的《电影检查规例》。

  原本时间线上,直到1988年底,港府才开始听取意见修订条例,正式实施香江电影分级制度。

  现在是1986年4月。

  翟远议员一封提案,联合教育署的鬼佬,让分级制度的出现提前了两年半。

  “电影分级不仅是对未成年群体的保护,对于我们电影人来讲,同样是一份免责声明。”

  尖沙咀,梳士巴利道。

  毗邻维多利亚港口的一幢写字楼里,挂上崭新的香江电影协会招牌。

  墙上贴着协会宗旨,促进保护电影从业者的权益、代表电影圈向当局沟通云云。

  翟远在会议厅里侃侃而谈,受邀前来的电影人来了三十多位。

  全都是香江影坛知名人物。

  邹汶怀、方怡华、施楠生、吴思远、浮乐莲、施求义……

你是演员?那你连参加这个会议的资格都没有喔  “1024从成立以来,接到过不少投诉,我讲一个近期《僵尸先生》上映的故事,有个12岁的小朋友进影院,被电影里红白撞煞那场戏吓得做噩梦,跟住小朋友的家长就把1024戏院,连同《僵尸先生》的创作组告上法庭,要求赔偿小朋友的精神损失,最近公司法务部正在跟进。”

  翟远摆弄着面前的‘会长’铭牌,抬头笑道:“这种事时有发生啦,我不讲电检处的审查有多严格,单就家长投诉想必在座各位都遇到过。”

  与会的电影人面露无奈笑容,纷纷点头附和。

  “所以我说分级制度是一份免责声明,美利坚的电影分类里有个R级片,未成年观众需要在家长陪同下观看,购票时等同于签署了同意书,如果在观影过程中再出现意外,院线和电影创作者无需承担任何后果。”

  翟远继续道:“另外确立分级制度大家拍片就能更多样化,三和电影公司每年五月份上映三部三级片,实际上能赚的钱不少,但在跟风成性的电影圈里,为什么很少有人跟风拍这类咸片?”

  这个问题在座的电影人心中都有答案。

  谁不知道三和电影公司背后的大水喉是翟远?

  在电检处没有明确分级制度的情况下,三和背靠1024,势大财雄。

  人家拍一部三级片就算不过审,也能拍第二部第三部继续送审。

  但中小型电影公司却不敢这样赌,投一大笔钱拍出成片,电检处不准上映相当于把钱倒进海里。

  “所以长远来看,分级制度对从业者有益无害。今日大家肯赏面来参加会议,我想都是希望能推进、促进和保护行业健康发展,除了这次参与制定分级条例,将来电影协会也会跟教育署、电检处、影视处这些部门展开长期合作。”

  翟远环视一圈周围的从业者:“我话讲完,无论大家是否愿意加入协会,现在可以表态。”

  自家的施楠生毫无意外,第一个举手表示认同加入。

  接着一批背靠1024院线的从业者也纷纷响应。

  “拍摄门槛变低,题材广度更大,虽然会滋生出一批烂片,但总体来说更加包容性和多样化。”

  邹汶怀缓缓开口,冲翟远笑着点点头:“我代表佳禾加入这个新成立的电影协会。”

  他一表态,原本还在观望的另一半从业者也抬手跟进。

  最后是招氏的代言人方怡华,招氏这两年虽然减产几乎不涉足电影圈,却凭借自家院线仍是影坛巨头。

  “外面人都说我小气孤寒,我索性小气到尾,听说加入电影协会要交二十块会费?便宜点打个折扣啦翟先生。”

  方怡华谈笑间抬起手腕,最后三分之一的从业者也举手表决。

  本质上,仍是香江三大院线的态度。

  得到佳禾和招氏的支持,自此电影协会才算正式成立。

  而那个关于自由总会的谣言。

  真也好假也好,的的确确让一批香江电影人心中忌惮,已经生出切割的念头。

  翟远觉得不必着急,现在还没必要跟对方撕破脸。

  自由总会要求电影人选边站队,不准与内地合作,无非是仗着宝岛电影市场的票仓。

  翟远望着会议厅里一张张面孔,心想:“这个圈子利益至上,仅凭一个分级制度还不够让他们重新选边,等以后光盘抢占市场,收益不比电影票低时,自然会靠过来。”

  专门搞个协会出来向自由总会开炮,没那个必要。

  出来混讲实力,一如内地从未搞过自由总会这种很low的组织,甚至没搭理过对方,等自家电影市场扩大以后,宝岛片商上赶着来内地上映,那时候大家心里想的就是,去你大爷的这会那会,别耽误我挣钱……

  四月中旬。

  王金把《天下第一》前五集毛片摆在翟远面前。

  周星池领衔主演的首部电视剧正式登场。

  片子用的是摄影机拍摄,索尼新出的CineAlta机器,高感光度、内置滤镜、分体系统。

  清晰度480P。

  九一娱乐。

  主创们围坐在电视机前欣赏这部新剧。

  毛片没有精剪和后期配音,打戏在袁家班的设计下还算精彩,但没有制作后期特效,看起来多少有点尴尬。

  画面里。

  周星池第一次展现出自己的无厘头表演风格,小混混形象塑造的更甚原片。

  翟远默默点头。

  果然笑匠的天赋是被埋没了,后世华语电影圈一流的喜剧之王,天赋与年龄无关,只是缺一个机会。

  “这个周星池你觉得怎么样?”

  “不错啊,在片场斯斯文文,不过熟悉以后钟意开黄腔,有些话我都不知该怎么接。”

  王金笑呵呵说着:“他在喜剧方面的天赋很高,翟先生慧眼识珠,将来应该是个不错的笑星。”

  此时的星仔还如喽啰一般,王金对他相当满意。

  电视画面里。

  周星池浑身涂满金粉,第一次施展金刚不坏神功。

  没有叮叮当当的后期配音,单凭表演居然也似模似样。

  话题打开,王金在茶水间里对周星池大加赞扬,称赞他喜剧天赋和片场的敬业态度。

  翟远回忆一下,这两人交恶应该是九十年代前中期。

  现在周星池还没有当导演的念头,等到片场又两个话事人的时候,冲突不可避免。

  “我把前五集送去新视觉做后期特效,如果市场反响不错,你拍完剩下剧集,然后把周星池交给刘振伟,让他试试去拍赌神系列片《赌圣》。”

  翟远认真想了想怎么安排周笑匠,最后还是决定让菩提老祖跟他合作好点。

  纵观跟周星池的合作者,几乎所有人都与之交恶。

  原因嘛……嗐!各打五十大板吧。

  唯独刘振伟是个另类。

  为了避免公司发生因为员工问题闹翻脸的风险,翟远觉得还是得提前规避一下。

  按照笑匠的性格,只要有个有钱佬能稳压他一头,再有个刘振伟这种人顺毛,大家还是能开开心心共事的。

  不过朱茵什么的你就别想了,反正最后也是闹得不可开交,不如一切矛盾都让我来承担吧……

  之后几天时间里。

  翟远与电影协会的人商讨制定条例,加入协会的会员与日俱增,突破百人关口。

  草拟的分级条例很快出炉。

  参考美利坚的制度,把电影分成四个级别。

  一级,适合全年龄人士观看,比如《哆啦A梦》。

  二级A,包含裸露、粗口、暴力等元素,儿童不宜,比如《英雄本色》。

  二级B,出现清楚而明显的裸露片段,适量暴力、自杀、性行为等元素,17岁以下青少年及儿童不宜,比如《赌神2》。

  三级,含有大量且清楚的血腥、性行为、犯罪活动描绘,只准18岁以上人士观看,比如《挡不住的疯情》。

  除了四个级别,还有其他细则,如宣传海报、家长陪同、电检处配合等,不必多提。

  一份草拟的《电影检查分级制度建议书》迅速递交到各个官方部门。

  附赠一封民意调查。

  电影协会采访一千名成年人,82的受访者认为有必要推行分级制。

  “建议书提交上去,接下来就等官方实施,这个过程应该不会太长,电检处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分级制度大概会选在今年暑期档进行第一次尝试运行。”

  电影协会会议厅里,翟远双手合十:“多谢这几天以来大家对条例推进的支持。”

  经过这几天的交流,如今电影协会的架构也逐渐清晰。

  翟远会长,邹汶怀副会长,招毅夫名誉会长。

  “脚下这栋写字楼,前两日我刚刚从业主手里购买回来,将来除了是电影协会的地址,其他楼层也希望设立电影相关部门。”

  翟远继续道:“导演协会、演员协会、编剧协会……可以逐步成立。”

  思远影业的老板吴思远带头鼓掌。

  八十年代初,他就奔波想要成立一个导演协会。

  其时九一娱乐尚未冒起,吴思远为了一百万创办协会的资金,先后前往招氏、佳禾、银公主筹钱。

  结果连吃三个闭门羹。

  趁着这次电影协会成立,吴思远又找翟远提出想法,翟远大手一挥直接连场地都帮他搞定。

  “电影圈之幸事也!”

  拿着从股市里赚来的钱,翟远在电影圈实打实做了几件善事,声望达到空前高度,从业者拥趸更甚佳禾。

  翟远从电影协会里走出,看着身后花了两亿港币买下的写字楼,略感唏嘘。

  香江影坛毕竟太小。

  目前做到这一步几乎已经是极致,再拍电影在本土也只是锦上添花。

  想更进一步。

  还得看接下来光盘的发行,一步步打开外埠市场。

  东洋那边也该问问详细情况,还有很多老师等着九一创造就业岗位……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