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栀好像是真的把陈着当成弟弟一样看待。
哪怕多年未见,重逢时依然会选择无条件的帮助他,中大学习网的顺利起步,和邓栀的初期报道与推广是分不开的。
所以,邓栀说“一会跟我回家拿药”,别人听着有歧义,但陈着知道邓栀只是关心自己的身体。
不过也正如陈着所料,这个点能够安静接受采访的地方太少了,S600在市区兜了半天的圈,依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场所。
陈着想了想,说道:“栀栀姐,要不……我们先送你回家,然后在你家小区附近散散步,顺便聊会天?”
“可以!”
邓栀觉得这个办法不错,她家不在繁华的闹市地带,而是在东晓南一个相对安静的老小区。
就是她还有点迟疑:“你喝酒了还要走路吗?会不会太累,不行就改天了。”
“你们主编不是很着急吗?”
陈着笑着问道。
“急就急呗。”
邓栀侧着头,短发像流苏一样垂在肩膀上,不以为然的嗤道:“晚一两天又能怎么样。”
“算啦,我能理解工作当头的紧迫性。”
陈着耸耸肩说道:“散散步就当醒酒了。”
深夜的广州虽然灯红酒绿,但是很少堵车,也就十几分钟后,马海军就把车开到“滨江瑞城”小区的门口。
“滨江瑞城”比陈着家的“东湖北院”要新一点,只是位置没有那么好。
用现今“时髦”的话来税,房子对应的学校一般般,不过邓栀好像也没有结婚生子的打算,所以无所谓什么“学区房”了。下了车以后,马海军把车滑到不远处的路边一 既不打扰老板谈事情,又能观察到老板的需求。
“这车不便宜吧?”
邓栀盯着闪烁着车尾灯和“豹子号”的车牌。
她不研究豪车,但是工作和阅历原因,大概能猜到S600应该在200万以上。
车牌更是稀有。
陈着也没有藏着掖着,坦荡的解释道:“公司接待需要,必须有辆车来装门面,车牌是合作公司送的。”
邓栀微微颔首,她完全能理解。
这是当下的常见的做法,在这个时代大发展的背景下,几乎每个行业都能赚到钱,到处充斥着浮躁的喧嚣,双方谈合作之前,也会下意识的“以车取人”。
导致现在很多生意人,为了业务甚至会贷款买豪车。
这种不健康的价值观,以后会随着喧嚣落幕,
经济环境越来越平稳,合作时才逐渐追求朴素和实用。
“怎么会想到从互联网,突然跨界到软件行业了呢?”
没走两步,邓栀突然问道。
专访,就在不经意之间开始了。
陈着也挺直腰杆,沉声答道:“严格来说,国内互联网和软件这两个行业没有那么细致的划分,互联网公司可以开发软件,软件公司也要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它们都是计算机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邓栀的录音笔已经打开,看来她为今晚采访都准备好了一切。
“中华计算机软件科学研究所的名字,是取自中大和华工的前两个字吗?”邓栀又问道。
“是的,但不仅仅是这层含义。”
陈着慨然道:“还有希望在我们国家,那些关系民生社稷的软件,最好都由中国人自己设计。”
“陈着你很爱国啊。”
邓栀轻声问道,小高跟鞋踩在地上,“哒哒哒”的声音好像是宁静夜晚的呼吸。
“那是当然的了。”
陈着毫不犹豫的答道:“上小学时,地理老师说中国的国土面积不是世界最大,我都偷偷难过了很久。”
邓栀忍不住笑了起来,这种情绪好像每个中国孩子都出现过。
“这个研究所,能够为溯回做出什么帮助呢?”
邓栀的采访还在继续。
“目前肯定是优先为中大学习网服务,希望带给广大会员更好的体验。”
陈着不可能在采访中抛出回信这个概念,依然用“中大学习网”当幌子。
“那有没有考虑过失败的可能呢?毕竟那是2000万的巨资,毕竟你才19岁。”
邓栀这些经验丰富的记者,他们的采访都是循序渐进富有逻辑。
既包含夸奖和宣传,也有对隐患的质疑。
“当然有考虑过失败。”
陈着并不避讳这个问题,朗声说道:“如果失败了,那就当成一次尝试和努力,但是我们不会放弃。我始终坚信,创业就和人生一样,低谷并不是常态,优秀的企业终将穿越周期”
“说的真好。”邓栀暗暗赞赏。
她和陈着聊过不止一回,但是每次交流,她都能感觉到陈着在进步。
从一开始的“擅长人情往来”,到后来涉猎“互联网行业”,又到现在的“软件研究所”,陈着也处于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本来就知道的多,但是并没有吃老本!”
这就是陈着目前的状态,重生不是最大的依仗,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习惯,才是一个人成功的根本。
春天的夜晚,天空仿佛被精心擦拭过一般,清澈的能一眼望穿宇宙。
树木丰腴了叶子,风也多了几分抒情,夜的香气弥漫在空中,织成了一个柔软的梦。
陈着和邓栀肩并肩的走着,一会他在前,一会她在前。
这一幕,好像被装进翻转时间的沙漏里,再一次回到模糊记忆中的童年。
后来,两人就不仅仅聊着中华软件研究所了,还有溯回的企业文化、创业路上的困难、上课和工作的时间分配……
这些都是之前拟好的采访提纲,包括陈着的感情生活。
一段优秀的个人专访,不能全是关于工作,一定要涉猎部分隐私,这样观众读起来才感觉有血有肉。
哪怕是以后那些接受专访的商业大佬,一般也要捎带两句婚姻子女之类的内容。
就好像一本小说,总不能全部都是干货吧。
“之前听你说过。”
所以,邓栀也自然而然的拐到了这上面:“你有女朋友,并且感情很好,很好奇你们是什么时候开始谈的?”
“正式交往的话……嗯……大学吧。”
陈着揉揉鼻子:“但是喜欢在高中时就产生了。”这句话,毫无破绽。
“哦?原来是高中时的恋情?”
邓栀不由得追问:“那是她追的你,还是你追的她?”
“她先喜欢的我!”
陈着恬不知耻的回道。
陈着本来打算幽默一下,邓栀看出来了,但她还是深有感触的说道:
“你高中时成绩应该很好,校服年纪的女孩喜欢无非两种,要么是楼梯口抽烟的男孩,要么是升旗台等着领奖的男孩。”
“哈……”
陈着心想好像是这么回事。
他瞥了一眼邓栀,发现她神情中没有缅怀,只有感慨,就知道邓栀只是就事论事,并没有借此怀念什么白月光。
说起“白月光”,陈着也忍不住打听起来:“栀栀姐大学时的男朋友,现在哪里高就?”
“我大学时没谈过男朋友。”
邓栀大大方方的说道。
“工作以后呢?”
陈着又问道。
“工作后……”
邓栀开个玩笑:“工作就是我的男朋友。”
“栀栀姐居然是母胎单身?”陈着开始有些不可思议,后来又想起报社看门大叔的“五个条件”,还真能把99的男生都筛选掉了。
一时间,大家都安静下来。
“滴滴”
这时,一辆小轿车从后方驶过,贴地的车轮飞速转动着,旋起路面的落叶,卷入道旁低矮的草丛中。
一起一落,此起彼伏,与树梢上的蝉鸣相应和。
邓栀无意中看了下时间,这才发现都快两点了,原来不知不觉聊了这么久。
“好了,采访结束了!”
邓栀长呼一口气。
她平时工作太忙了,偶尔散散步,居然有一种度假的放松感。
“那我回去了。”
陈着说道,掏出手机准备让马海军过来接自己。
“你等等,我上去给你拿药。”
邓栀还记得这个事,真有关心弟弟的长姐风范了。
“不用啦。”
看着s600已经闪着车灯缓缓过来,陈着笑着摇摇头:“酒气已经散了,不用担心我,倒是栀栀姐……”
“嗯?”
邓栀以为陈着还有采访内容的补充。
“听看门的大叔讲,你经常加班到凌晨。”陈着想起以前自己的经历,由衷的建议道:“事情永远是做不完的,我们作为精力有限的普通人,应该出色的完成重要工作,而不是平庸的兼顾到所有工作,栀栀姐你说呢?”
邓栀抬起头,看见这个小弟眼神中诚挚的关心,默然的点点头。
陈着离开后,邓栀也上楼回家。
她以为母亲已经睡着,动作静悄悄的,没想到换鞋的时候,母亲卧室突然打开一条缝。
洒出的灯光,在地板上铺出一片温暖的光影。
“你怎么还没睡呢?”
邓栀惊讶的问道。
“你没回家,我怎么睡得着。”
邓栀母亲已经过六十了,再加上前几年丈夫去世的影响,头上多了好些白发,犹如岁月的毡帽。
“是吗?”
邓栀半弯着腰,小心的取下耳钉,嘴里说道:“前天也不知道是谁,我下班时听到呼噜打的震天响。”
“我是看到你的车进地库,然后才睡的。”
母亲没好气的说道,随即脸上又堆满了笑意:“栀栀,那个男人是谁啊?”
邓栀褪下了耳钉,又去了卫生间卸妆,随口问道:“什么那个这个的。”
“还不想承认?”
邓母语气中带着嗔怪,但是声音里藏着喜悦。
她现在人生只剩下“女儿出嫁”这最后一桩愿望了。奈何邓栀不配合啊,平时不谈恋爱不愿意认识男生也就算了,过年听说回老家要相亲,她直接都不回家了。
没想到今天居然“改邪归正”,和一个男人在楼下走了快两个小时。
邓母年纪大不能熬夜,明明困的都睁不开眼,但是为了“未来女婿”的身份,依然坚持到现在。
“就是刚才和你绕了小区十几圈的那个男人啊!”
邓母以为闺女脸皮薄不想承认,索性挑明了直说。
“哈?”
邓栀停下洗脸的动作,水滴沿着尖尖的下巴,“嗒嗒嗒”的落在水池里,溅起一圈圈小小的涟漪。
半晌后,她才啼笑皆非的说道:“那是陈着!毛阿姨的儿子,我是有事情要采访他!”
“再说。”
邓栀又捧起一捧水,浸过自己的脸颊:“他也有女朋友了,高中时的青梅竹马呢。”
“陈着啊……”
邓母听到是陈着以后,像是泄了气的皮球,彻底不感兴趣了。
“哼!小豆丁还谈上女朋友了。”
邓母嘟哝一声。
在她的记忆里,陈着永远是那个留着鼻涕,可怜巴巴跟在邓栀屁股后面的小屁孩。
老人家失望的返回卧室,在门口的时候,她突然停住脚步,欲言又止。
刚才你俩散步的画面,真的好般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