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怎么回的你”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书,好笑地打量着紧绷着小脸的顾宁问道:“哭了"
“你好奇啊”顾宁扫了他一眼,抬腿上了床,道:“下次你打电话。就来m.BiQugE77.NET”
“我哪个月不打电话。”
李学武实在忍不住笑,挑眉看着媳妇问道:“生气了还是委屈了”
顾宁懒得搭理他,这人在家好没正经的,尤其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
他能把一件事从头到尾分析出花来,还不得不让她信服和佩服。
只是顾宁也有自己的小骄傲,她才不会轻易表现出敬佩的表情呢。
钓鱼嘛,谁不会 “我就说妈不能这样。”
李学武眼见她的目光淡定,一翻身躺在了床上,调转口风开始维护起了丈母娘,隔着几千里地拍马屁。
“对我这个姑爷都能宽容慈爱,对亲亲宝贝闺女那还不是另眼相待”
顾宁真是服了他,什么话都让他说了,这风口调转的也太快了。
“妈让你带着孩子去羊城呢。”
顾宁抿着嘴角,故意耷拉着眼皮讲道:“说谁去都一样,只要孩子去。”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李学武扭头瞅了她一眼,微微眯起右眼点了点她道:“顾宁,你学坏了啊!”
“那也是跟你学的”
顾宁从没指望能在他这里挺过两个回合,因为这人心眼子比窗纱都多。
就自己这么点道行,连跟他对招的资格都没有,可谁让她新手不怕菜呢。
“跟我学能学成这样”
李学武撑起身子吊着眼睛讲道:“你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解”
“没有误解,你就是个大坏蛋。”
顾宁伸手拍了一下他的怪手,提醒道:“我都洗完澡了,不许闹”
“我瞅你好像胖了,是不是”
李学武没话找话地继续做坏,手在她肚皮上摩挲着,有逐渐向上的趋势。
“啧”顾宁不满地回头瞪了他一眼,道:“你是不是故意的”
“我明天可就回钢城了。”
李学武歪了歪脑袋,提醒她道:“再想见我就得下个月了。”
“明早就是下个月了。”
顾宁哪里不懂他的坏心思,手指点了点他的脑门强调道:“要孩子的事暂时别想,我没时间。”
“你没时间,我也没时间,那李姝想要个妹妹的理想什么时候能实现”
李学武拍了拍媳妇的屁股,道:“我连老三的名字都想好了。”
“我就知道你这样想!”
顾宁翻过身,伸手抓住了他的大手,道:“你看李悦的眼神就像个时刻准备偷孩子的人贩子。”
“真的”李学武惊讶地看着她,见顾宁点头这才若有所思的讲道:“怪不得大嫂一副时刻警惕着的表情呢,原来是防着我啊!”
“孩子多了你是不嫌辛苦。”
顾宁认真地看着他讲道:“你有没有想过孩子们大了会怎么着”
“你是说李姝”李学武见她表情略带犹豫,便也认真了起来,道:“咱们不是说好了嘛,问心无愧就是了。”
“你知道她早慧的”
顾宁语气不无担忧地讲道:“那些话她一定是听懂了的。’
“嗯,我知道。”李学武抱住了顾宁,轻声讲道:“她再聪明终究也是个孩子,我哪里能看不出来。”
其实这一次回来李学武便发现李姝性格有明显变化,几次偷偷看他的脸色,这在以前是从未出现过的。
以前李姝只觉得父母是亲父母,如何淘气都有人疼,不会被赶出家门。
现在的李姝似乎懂事了许多,可这种懂事是自我压抑的结果。
王老师无意之间被人家挖了个坑,随口一说印证了家长们的传言。
这些传言难免会从小朋友的嘴里说给李姝听,李姝会怎么想。
那是她亲爱的同学和敬爱的老师啊,他们说的话已经能够左右她的心情和想法了。
即便是父母再维护,再一如既往的关爱,也难以掩饰她相貌上的差异。
顾宁就是发现李姝在偷偷照镜子,这才跟李学武说这个的。
她照镜子干什么 李姝也是爱美的,但不会这么纠结,镜子里的洋娃娃跟爸爸、妈妈、弟弟,甚至全家人都不一样。
别说全家人了,就是全校的小朋友,以及她见过的所有人都不一样。
她叫李姝,也是特殊的。
以前她只是仗着父母的关爱,将那些另类的目光用骄傲压下去罢了。
现在的她有种跌落凡尘,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感觉,如何能不失落。
今天在学校,李姝高兴爸爸能为她出头,还是这样维护她。
去医院看望大娘,感受着家人的温暖,她表现的太积极,也太珍惜了。
这种积极和小心让李学武看得心疼,只在医院坐了一会便带着他们回来了,亲自哄了李姝和李宁休息。
“有些事实是改变不了的。”
李学武叹了口气,道:“不是今天也是明天,这一关终究需要她自己来扛,咱们能做的就是始终如一。”
“这一天来的太早了些。”
顾宁躺在他的怀里喃喃道:“她还那么小呢,哪里能扛得下来。”
“嗯,我们得相信她。”
李学武拍了拍她的胳膊,道:“越是给她更多的关爱,越会引起她的自我怀疑,她现在很敏感呢。
“嗯,我知道”
顾宁侧了侧身子,找了更舒服的姿势说道:“只是她小心翼翼的,我也小心翼翼的,总觉得好难过啊。”
“不要怨恨王老师了。”
李学武轻轻拍着她,哄着她说道:“有心之过不能饶,无心之过不能争,争到最后受伤的其实是李姝。”
“早知道不去他们幼儿园了。”
顾宁耍起了小脾气,道:“或者给李姝办转学算了。”
“别了,到哪都一样。”
李学武安慰她道:“大人换了新环境尚且需要适应,更何况孩子呢。”
“有这一次教训,相信他们不会再有第二次了,也给李姝个机会。’
他轻声解释道:“你真给李姝办转学,王老师那不说,刘园长一定是干不下去了,她爱人那边也要心惊。
“到时候医院里议论纷纷,说不定会传出什么话来,爸妈那边也跟着受影响,一点小事没必要打破砂锅。”
“真不知道她们是怎么想的。”
顾宁好像没处撒气似的,长长地出了一口气,道:“还得顾忌她们”
“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能忽略了谁,现在可不是旧社会了。”
李学武笑着点了点顾宁的脑门强调道:“同志,你的思想有点危险了。”
“就你想法多”
顾宁扒拉开他的手,嘟着嘴哼声道:“再有下次就转学,去外事部幼儿园,总得舍得一边。”
她所说的舍得一边是指她和李学武对李姝的爱,舍不得分给别人。
北毛外事部每个月都有来信,信中有李姝的抚养费,虽然李学武和顾宁从未花过这些钱,都在箱子里存放着。
也许知道李学武和顾宁不喜欢他们来打扰李姝的生活,在李学武所了解到的情况是,李姝的身边没出现过外人。
但是李姝上学和家庭生活对方了解的非常清楚,在信中就能察觉的出来。
李学武对此很恼火,甚至给调查部和外事部打电话强调此事。
调查部和外事部也查过几次,最终都不了了之。
其实李学武也理解现在哪个部门都不容易,胆战心惊,如履薄冰。
他打电话只是表达一个态度,对方既然能做到如此隐秘也是一种态度。
李学武懒得跟对方较劲,警告对方不要越界以后便没再较真。
关于李姝的身世,上面应该了解的更清楚,他却从未好奇过。
那本日记和几本书都收藏在上了锁的盒子里,甚至包括李姝来时的包裹和妇联干部赠送的玻璃奶瓶。
李姝上学时北毛外事部来过一封信,希望李姝能去外事部家属幼儿园。
李学武想都没想便拒绝了,连回信都没有,这是他当父亲的权利。
只是今天顾宁提起,终究要顾一边,到底是顾哪一边呢 外事部家属幼儿园里汇集了全世界各地的小朋友,黑白黄都有。
李姝妹去那边上学绝对算不上特殊了,再加上教学环境的特殊,谁都不会好奇她的身世,她一定能更自在的成长。
可顾宁说完这一句便后悔了,包括沉默的李学武。
两人都怕,怕李姝过多、过早地接触那边的人,时间久了会渐渐脱离这个家庭,他们两个包括李家全家人早就将李姝视作家族的第一个孩子了。
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最伤心的不止他和顾宁,还有全家人。
“唉”李学武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我们是不是过早地体会到了儿女”
顾宁没有说话,只是翻过身钻进了他的怀里,她不敢想以后的事。
吱呀一 主卧套房的房门被轻轻地推开,李姝光着小脚丫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
她先是瞧了瞧主卧,犹豫着是否要继续往里走,却听见了爸爸的声音。
“李姝吗来”
“爸爸”李姝轻呼了一声,声音里带着委屈和点点欣喜,小燕归巢一般地小跑着进了主卧。
“爸爸,我今天想跟你和妈妈一起睡。”
“又想水淹七军还是想画地图了”
李学武故作轻松地逗着闺女,伸手将床边站着的小小的她抱了起来,放在了他和顾宁的中间。
顾宁则难得地主动伸出胳膊,将她搂在了怀里。
李姝的眼睛在黑夜里亮亮的,犹如天上的星辰满是开心和惊喜。
“爸爸,我保证不尿炕!”
“二哥,新衣服”
裴培干净利落地从吉普车上跳下来,从后座拎了一个儿子下来。
李学武打量了她一眼,挑眉问道:“你国栋哥呢怎么是你来的”
“沈哥现在忙,说等你下次回来再向他汇报工作,嘻嘻”
裴培这玩笑开的连她自己都没忍住,说到最后竟先笑了出来。
李学武好笑地瞪了她一眼,道:“辛苦裴总跑一趟,下次让秘书来就是了。”
“二哥你就会寒碜人!”
裴培不满地抡起手里的子撞了撞他的腿,力度都没有李姝给他捶背大。
“我这个总经理是虚名,比您说的秘书都不如呢,多惨啊”
原本她们姐妹几个都叫他李哥的,后来李雪去俱乐部玩,年龄相仿,又有于丽引荐,便都改口叫了二哥。
只是能这么叫的除了她和欧欣就只有苏雨了,其他姐妹几个天各一方。
就是留在这个体系内的苏雨都去了边疆,是被肖建军勾搭走的。
“虚名也是总经理啊。”
李学武抬了抬下巴,接了她手里的包裹说道:“什么时候去钢城,也照顾照顾我们的业务。”
“您真敢说,我还照顾您”
裴培揽了他的胳膊晃悠着说道:“我倒是想请您多照顾照顾我呢。”
“有您一句话,沈哥和于姐也多培养培养我,我也争取早点有秘书。
“天儿还亮着呢”
李学武指了指大白天,笑着对她讲道:“咋还开始做梦了呢。”
“哼就知道生气了走了”
栽培的性格比较以前也爽朗了许多,少了几分阴翳,多了几分明艳。
她和黄干之间的那点事就连李学武都说不清楚,但黄干给他保证绝对没有犯过生活作风问题,强调自己的清白。
李学武信他个鬼 裴培是来给他送换季工装的,现在京城的业务多是她在负责。
李学武的衣服穿不过来,去钢城不到一年,那边的衣柜已经装满了。
每个季度沈国栋都记得给他添置衣服,依旧是李裁缝的手艺。
李老头依旧身体硬朗,上次他回来还赶上对方来家里量衣服,亲自给他复了尺。
李学武问他身体怎么样,他说还那样。
三年前两人相遇时是啥样,现在还是啥样,甚至精神头更足了些。
这老头当年在院里摆了副棺材,压箱底的龙袍随便拿出来晾晒,甚至还想着付之一炬,来一个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李老头为身后事准备了七八年,到今年都快十年了,看样子还能准备个二三十年,且得熬着呢。
以前熬的是最后那点念想,现在熬的是手艺传承。
李老头说了,收徒弟了,这一次装培送来的高端私人订制款就有可能是他徒弟参与制作的。
古人讲究量体裁衣,这可跟市面上买的衣服两码事,穿起来精气神都不一样。
要不机关里怎么说他穿衣就是比其他人看起来精神。
明明是一样的款式,甚至是一样的料子,可工艺上的差别大了去了。
李学武是没想着这次回去带衣服,沈国栋今早打来的电话,让他在厂区等一下,说这周要降温。
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绵。
裴培也不是真的生气了,只是不敢跟他开太深的玩笑,只能撒娇呗。
“二哥”就在李学武要上车的时候,已经站在吉普车门边的她又回过身招呼道:“欧欣也给你带了衣服。”
说完也没等李学武反应,跳上车坏笑着开车离开了。
李学武好笑地看着远去的红星羚羊,将手里的包裹丢在后座上,也上了轿车。
国庆节,工业体系内除特殊岗以外,均享受假期一天。
李学武的这一天却要扔在路上。
上午在集团开了一个思想动员会,中午饭都赶不上,就得去赶飞机。
时间紧在哪 九月份开始,红星轧钢厂的搬迁工作便按下了快进键,京城厂区陆续关停了生产车间,搬迁了轧钢厂相关部门。
而钢城厂区则在有条不紊地启用新设备、新车间,开启新的生产计划。
李学武从厂区出来的时候还听见有工人说这边的噪音都减弱了很多。
情况确实是这样,机器陆续关停、拆除、运走,能产生噪音的还有什么 也许是搬迁过程中产生的一时热闹,以及热闹过后留下的一地鸡毛。
车间停工了,机器拆走了,就连生产任务都划走了,留给工人的除了与老兄弟道别的无奈再没有一点情分。
工人能做的只有仔细擦拭往日里使用的机器,就像老伙计,老兄弟一般。
他们擦拭、整理、打包的不是冰冷的机器,而是他们的青春和奋斗。
与今天作别,更是对明天的徘徊与无奈。
有的人已经接到调岗通知,或是调到二级工厂车间,如五金厂、三产工厂等等。
也有调离生产岗位,转为后勤服务岗,技术等级永远地停留在了今天。
调岗还算幸运的,离岗也不算最困难的,选岗成功的才是最难的。
新厂区只有八千人的指标,新设备、新工艺,选岗成功不代表成功上岸,他们还有道道难关要过。
不仅要跟同事竞争,还要跟即将从学校里毕业的高材生们竞争。
红星职业技术学院这三年可没混时间,切实地将中专生和大专生定向培养,全是与集团发展有关的技术课程。
作为钢铁企业,与钢铁相关的专业也是最多最大的,他们已经能感受到明年即将到来的压力。
钢城轧钢厂只留给他们半年时间,明年6月份他们就要跟曾经来厂实习,还是他们小徒弟的毕业生们一较高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岗位竞争已经成为了红星钢铁集团生存的主旋律,好像按部就班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有人也在怀念过去,对当前的竞争压力提出过异议。
但在工资外生产奖金和远超大环境的福利保障面前,工人默默地选择了接受和适应。
钱给足了,生活和福利保障给够了,他们好像找不出什么切实的理由来质疑集团的领导。
他们能说什么说怀念过去紧巴巴的日子说不想集团发展的好,大家一起勒紧裤腰带 这话三年前说说还可以,今天说出来容易挨揍,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家有儿女的工人最能感受到集团福利带来的优势,这是体现在生活方方面面的。
儿子娶媳妇,知道家里有红星钢铁集团的职工,那都愿意嫁的。
姑娘往外嫁,娘家有这份福利待遇,就算在亲家面前也是支棱着说话。
如果重视教育,舍得花钱,将儿女约束的好,没耽误学业,这几年逐渐进入联合学校学习,拥有灿烂的明天,那姑娘和儿子都不愁找对象。
此时的工人待遇可比公务员好的多,集团福利待遇好,工人说话就硬气。
本就是钢铁集团,是这个工业时代的标志性企业,说话本来就硬气呢。
“我爸说了,副科以下都不考虑,除非是大学毕业生。”
给李学武端来茶水的周小玲笑着讲道:“他对我的期望值可高了。”
“嗯,这话说的确实硬气。”
李学武笑了笑,看着手里的报纸讲道:“看得出来你是你爸爸的骄傲。”
“我妈说他就是狂的。”
周小玲愿意跟他多说说话,甚至不惜拆自己的台,拿她爸说话。
“咱们集团不缺大学生吧”
李学武的视线从报纸上抬了抬,看向站在一旁的周小玲问道:“是没时间相亲,还是追求者太多挑花眼了”
“相亲我是不敢再去了。”
周小玲嘟着嘴唇说道:“王露约了我几次我都没去,实在受不了。”
“呵呵,她倒是热心肠。”
李学武一听见她说王露便觉得好笑,那丫头也是当红娘上瘾了。
还别说,但凡机关里凑成一对的,就没有不感激她的。
她也会做人,从不收人家的谢礼,甚至结婚的时候还要随一份。
你说她图意个啥 刚开始赵雅军也说她,费心费力又费钱的老搀和这些事干什么。
可时间长了他算品出来了,王露可谓是大智若愚的典型代表了。
也是赵雅军看出来了,她才念叨着讲了,二哥李学武不在京城上班了,谁在乎他们的背景关系是谁。
就算二哥还是集团领导,可现管的不在乎,小鞋你就穿不完。
王露也说了,自己没什么心眼子,也没积极上进的本事,更不想逼着赵雅军拿命换进步,所以只能走奔招。
她想好了,撮合一对是一对,人情搭出去就算一对有一对念着她的好,这份付出就不算白搭。
更何况这个年代的人都记人情,尤其是亏欠人情的时候更是积极。
这么说吧,即便没有李学武在集团照拂这两口子,一般人也不敢欺负他们。
王露的朋友圈几乎遍布了整个集团,连工会那边组织活动都得借调她过去帮忙主持现场,你说她是傻的得罪王露 不知道有多少人等着机会还她人情呢,且这个群体的数量越来越多。
周小玲这么好的条件,王露哪里能放过,但凡她提的要求,只要符合的一定会约她出来见面。
乘务在这个年代还属于高大上的职业,物以稀为贵嘛。
这个岗位很少面向社会招聘,工资和福利待遇暂且不提,只说天天坐能飞机这件事是不是让人高看一眼。
所以周小玲都快成王露手里的老大难了,可相中她的人还能排成排。
“相亲无非是一场别开生面的互相拉扯,都怀着在垃圾堆里找金子的心情,你挑剔我,我嫌弃你”
周小玲看着他说道:“我已经放弃了,随缘吧。”
“哪个缘缘分的缘,还是一元两元的元”
李学武笑着端起茶杯抿了一口,道:“没听过那句话嘛,幸福是自己争取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那您的幸福呢”周小玲也是壮着胆子跟他开玩笑,是今天他心情好,主动问了她的近况,否则她也不敢。
只听她这么问,一个班组的同事都惊讶地看了她,心想乘务长真胆大啊。
或有人已经在心里腹诽,到底是秘书长的关系,就这么明目张胆了 “我的幸福那不一样。”
李学武笑着讲道:“我的幸福确实是天上掉下来的。”
冰冰冰 “爸爸”
电话里就属李姝喊的最大声,李宁都喊不过她。
“哎,听见了,听见了。”
李学武笑着应了,办公室里还有刚刚汇报完工作要走的干部,听见电话里童稚的声音也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秘书长只有在这个时候才是最温柔的。
“爸爸,王老师向我道歉了。”
李姝叽叽喳喳地抢着电话讲道:“她还说不要小朋友说我的坏话,要做个好孩子”
“呵呵呵,你原谅她了”
李学武轻笑着夸奖道:“我闺女是好样的,以后也要像王老师这样知错能改,好不好”
“好”李姝激动地答应着,嘴里噼里啪啦地说了好一阵幼儿园里的事,这才将电话交给妈妈。
顾宁哪里有什么事找他,只是李姝一放学回家就想找爸爸说话。
到底如李学武猜测的那般,王老师一定会有所行动,就算她没有,刘园长也会有的,这算是给李姝的交代。
李学武不仅要教会闺女独立思考,还要教她学会放下,学会原谅。
有些事不值得困扰自己,那就轻轻放下,原谅别人的错误不是惩罚自己,反而是放过自己。
顾宁只问了他两句工作和行程便挂断了电话,晚上她还有学习任务。
两口子都忙,也不知道在忙什么。
李学武回来的第四天,也就是10月4日,继3日铁路机车厂传来我国第一台5000马力液力传动内燃机车诞生之后,我国第一座旋转氧气转炉投入生产。
他是不懂冶金技术的,虽然现在也在学习,可终究比不上专业技术人员。
转炉的技术源自圣塔雅集团的引进计划,李学武也是在谈判桌上了解了这一技术的重要性。
其实说起来,这些技术都已经属于梯队靠后的位置了,可谁让国内没有呢,落后就得追赶,哪怕是从靠后的位置开始,总比从零开始强啊。
十月初,值得纪念的日子还有很多,如我国建成这时最长的双曲拱公路桥沭阳新沂河大桥;国内第一套全自动长途电话设备诞生;国内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具有先进水平的红旗牌自走式谷物联合收割机试制成功;制 成中国铁路第一台自动化养路捣固车;国内试制成功第一套大型块煤装卸机械;制造成功第一批高级特种工业用的极薄型纸……………
科技成果捷报频传的背后是工业技术整体落后,集体科技意识在市场化试点过后的觉醒这一现状。
红星钢铁集团就像一头燃烧着烈火的牛,横冲直撞地冲破了一片迷雾,让大家看到了前面的雾隐雾现的未来。
高屋建瓴,羚羊挂角,上面对未来看的更长远一些,对红星厂在市场化试点工作中的作用和意义给予了肯定的态度,所以才有了红星钢铁集团。
10月9日,为加强工业实验基地建设工作,提高科技研究院综合科研能力和水平,红星钢铁集团在钢城投建的大型实验中心正式成立。
10月10日,李学武在集团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会议上发表讲话。主题为“没有独立、自由、民主和统一,不可能建设真正大规模的工业。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加速推进 集团工业化变革,加速推进集团工业人事变革和技术变革,总体推进集团产业化变革,适应新时代、新时期、高科技、现代化的发展要求。
9月份,李学武代表集团管委会对集团过去三年的发展做了总结。
而他自己来到辽东工作的第一年也即将进入到尾声,这一年他都做了什么 能看到他积极梳理了集团在辽东工业体系内的时弊,整顿了工作纪律,纠正了工作作风,调整了工业发展方向。
表面上他好像做了很多工作,实际上他来辽东还有一个核心目标,那就是要进行工业企业深层次改革实验。
首先就是经济变革。
他在岗位调整前是到一机部同有关领导谈过话的,说的就是这个。
红星钢铁集团体量日益庞大,更有条件和担当来支撑起市场化实验。
实验集体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浮动所产生的地区经济效应和市场影响范围。
从李学武所掌握的数据上来看,68年后,集体固定资本投资持续攀升。
最显著的界面是即将过去的69年集体经济总投资额已经远远超过了60年水平。
不到十年的时间,集体固定资本从原始积累到适应时代的市场化投资,组织走的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小心谨慎。
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带头人先去试试水,看眼前的市场能否经受得起如此庞大的生活和工业需要的考验。
直白一点讲,组织也怕出问题。
掌握经济学基础的人都知道,资本对落后国家发展经济至关重要。
没有资本,就无法投资;没有投资,就无法扩大生产;没有扩大生产,经济就很难发展起来。
早期资本主义国家能发展它们的资本从哪里来 这里必须引用马克思在《资本论》里的一段话,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始资本积累”是以最残酷的暴行为基础”,也就是奴隶贸易、奴隶制、殖民主义以及对本国公民残酷无情的压迫剥夺为代价的。
作为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的资本积累不仅不能靠对外扩张,还要随时提防帝国主义的入侵。
在这样的情况下,积累资本只能靠自己。比较残酷的是,解放前35年,产业资本的总量一共增长了不到四倍。
作为对比,解放后20年,即从1949年到1969年,全国工业固定资产原值增加了37.25倍。
这些钱从何而来几乎完全靠内资!
内资从何而来主要靠国家财力!
国家财力从何而来主要靠企业积累!
另一个吸引目光的地方是,集体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
从1952年到1969年,固定资产投资部分的统计范围仅为全民所有制单位。
因此,现有统计数据显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百分之百由集体固定资产投资构成。
李学武当然知道,直到1981年以后,统计数据中才出现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及其它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
但这个时候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及其它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有没有 答案是一定的,组织也知道在集体固定资产投资波澜壮阔下隐藏着无数个亟待发芽成长的幼苗。
没人能说得清这些幼苗是草还是庄稼,只有等它们长起来了才能知道。
也许有人会追问,国家财力的钱从哪里来呢相信这个问题困扰了很多人,个人手里有钱,国家是怎么调用个人手里的钱来发展经济的呢 回答这个问题要先搞清楚国家财政有哪些来源。
按经济类型划分,国家财政收入的来源有四大类: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个体和其他。
刚解放时,财政收入的绝大部分来自私营经济,即“个体”与“其它”。
但很快到1952年时,财政收入的60就来自于全民所有制了。
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财政收入的八成以上便来自于全民所有制了。
李学武当然知道,这种情形一直持续到1984年。也就是说,国家财力的钱来自于国有企业;国家拿到的钱后,绝大部分又投入到国有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构成一个良性大循环。
通常人们把工业内部各个行业合并为“轻工业”与“重工业”两大门类,前者指提供生活消费品和制作手工工具的工业,后者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生产资料的工业。
如果从这个视角看,刚解放时,中国工业总产值的约四分之三由轻工业构成。
此后,工业总产值的构成发生快速变化,重工业的比重在1951年超过30,1955年超过40,1958年超过50,1960年达到巅峰66.7。
重工业是实现社会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从这个时期国内所处的历史条件考虑,优先发展重工业至少有四个重要的理由。
十分严峻的外部形势,必须发展国防工业。
推动铁路、公路、内河航运、远洋海运、航空的发展,必须靠重工业。
发展轻工业不能靠手工,而要靠机器;轻工业本身使用的机械必须由重工业生产。
发展农业不能靠传统的人力、畜力,要有化肥、农药、电力、农业机械、水利设施,所有这些都得靠重工业。
什么是工业变革,什么是集团企业技术革新和产业升级转型。
李学武从集团下来不是镀金的,也不是来给冶金厂当大管家的,而是来号脉开药方的大夫,是红星钢铁集团带着组织期望与希望向前冲锋的掌舵人。
上面也许勘破虚妄,知道未来会发生什么,就像AI的概念早在80年代被提出一样,李学武也知道时间紧迫。
这个世界留给红星钢铁集团的时间不多了,留给这个民族的机会不多了。
当然了,足球除外,他们的时间和成长、进步的空间一样,有的是。
“该安置安置,按往年的规矩办。”李学武听了海洋有关于退伍和转业人员安置问题的汇报后,强调道:“工业企业不接收,难道安排去服务部门啊适应也是个问题啊。”
“集体人事部的意见是平衡发展,不想给下面太多压力。”
栗海洋解释道:“像是要一碗水端平的意思。
“能端平就好了,可他们有这个能力吗”
李学武瞅了他一眼,道:“别等他们知错能改了,先动起来。”
十月份不仅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退伍和转业的季节。
四年前李学武几乎就是这个时节回的京城,时间过的真快啊,一晃就过去了。
“你给徐厂长打电话,问他要不要,要多少人。”
李学武点了点秘书张恩远安排道:“钢飞那边可能要求高,五金厂和兵器制造厂可以多留点儿人。”
就在他们研究怎么消化这些人的时候,张拿着文件走了进来。
“领导,集团刚转过来的。”
李学武接过来看了看,却是上面号召“加强战备”、“深挖洞”的号召。
集团要求辽东工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另设战备办公室,联系地方成立水泥厂,准备打一场工程建设攻坚战。
七亿人民七亿兵、万里江山万里营的时代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