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5章 今天不上学

  “国际饭店的项目进行到哪一步了”李怀德回头看了一眼郎镇南,道:“今年能动工吗”

  “地下基础没有问题,我们也在等设计院的图纸定稿。看小说就来”

  郎镇南听见老李的询问,上前两步轻声解释道:“项目部已经成立了。”

  “光项目部成立有什么用。”

  李怀德不满意地看向走在身边的李学武说道:“你挂个副组长吧。”

  “我就不了吧,太远了。”

  李学武笑了笑,回道:“就算心有余也力不及啊。再说钢城一堆事呢。”

  “有什么事啊”

  李怀德显然不认同他的回答,这句话拉了长音,好像很不耐似的。

  李学武呵呵笑了两声,随即看向郎镇南讲道:“不是领导给你上强度,更不是为难你,李主任这边也难做。”

  “是,秘书长,我能理解。”

  郎镇南是67年下半年调到红星厂的,也算是集团创业的老人了。

  他从工程处负责人,一路走到了现在的建筑工程总公司总经理的职务,就不说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了,在做人做事这方面绝对是可圈可点的。

  否则一个外来户也不能得到李怀德和集团领导的信任与了。

  他先是回应了李学武的解释,随即看向李怀德保证道:“李主任,请您放心,建筑总公司一定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话先说在这吧”

  老李在中高层干部面前还是很严肃的,一般干部他还真不开玩笑。

  “多跟领导汇报工作。”

  李学武见郎镇南尴尬的表情,在李怀德走过之后轻轻拍了拍他的胳膊,用老李也能听得见的声音提醒道:“最好能做成数据图表,定期汇报进度。”

  “我明白了,就像工业区前期建设工程那样对吧,比如这座办公楼。”

  郎镇南眼睛一亮,明白李学武这话背后的深意了,感激地看了他。

  李学武轻轻地一笑,再一次在身后众人羡慕的目光中拍了拍他的胳膊。

  一切尽在不言中。

  有的时候,领的不方便说出口的话还真就得有人解释和传达。

  李学武这个秘书长做的就是承上启下的工作,自然有义务维持现场氛围。

  关照郎镇南说不上,但李怀德的意思不要太明显,他总得做点什么。

  “我原来就在想,双子楼怎么做办公楼,是往左还是往右啊。”

  李怀德背着手站在刚刚建成的集团办公大楼双子楼的一楼大厅中,左右看了一眼,睥睨的目光尽是傲然。

  “裙楼会解决这一切。”

  他转回身,扫了一眼今天跟随他一起视察办公大楼的集团干部,最后还是看向了李学武,道:“这就是基础的力量啊。”

  “万丈高楼平地起,一砖一瓦皆根基,建筑如此,工作也是如此啊。”

  “您就没想过从顶层进来”

  李学武故作不知他的感慨,玩笑道:“咱们可是设计了停机坪的。”

  “呵呵哈哈哈!”

  李怀德轻笑过后便是大笑了起来,手指点了点李学武,在前台漂亮女同志的诧异目光中带着众人继续往里走去。

  李学武没太在意众人的表情变化,随着他的脚步一起往里走。

  双子座大楼落成以前京城有没有现代化办公楼没人说得清楚。

  但红星钢铁集团的这栋双子楼落成以后便成为了市井间的奇葩建筑。

  这里用奇葩来形容并不代表奇怪和另类,在这年代奇葩还是褒义词。

  两座大楼共用一套裙楼,中间有栈桥相连接,栈桥同大楼外立面一样,都使用了大量的钢化玻璃做装饰。

  从远处看去,阳光下的双子楼充满了现代化的科技感,而夜色下的大楼更是一场灯光秀。

  就在大楼竣工进行打火电路实验的那天,当大楼内所有灯光开启以后,只要是能看见这壮丽景观的人们都会发出一声惊呼。

  不是没见过亮着灯的大楼,而是如此通透和闪耀的设计还不多见。

  后世的办公楼随处可见,甚至能看见办公楼内加班的情景,甚至能看见“擦玻璃”这种趣事。

  “总经理好,领导好。”

  颇具现代化的办公环境让同行的集团干部们眼前一亮。

  确实是一亮啊,尤其是漂亮的前台姑娘们,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李学武只匆匆地扫了一眼,估计有十个身着职业套装的女同志在值班。

  同这个年代其他单位办公大楼不同,红星钢铁集团的办公大楼一楼职工通道是有闸机的,有保卫检查证件。

  李怀德等人来的时间不是上班点,否则能看见排队上班的场景。

  这就好像66年轧钢厂严抓保卫工作时大门口设置检查岗的情况一样。

  对比以前落后的设备和制度,现在的办公大楼早就超越了以前。

  当然,就算李怀德等一行人早来,也不会走职工通道,他们有特别通道。

  长长的前台将一整排的通道间隔开,应访客和特别客人需要,在这里都能得到最专业的服务和。

  “十二部电梯,足足等了大半年。”郎镇南先一步帮领导们按了电梯按钮,主动介绍道:“我们对电梯应用做了分区设置,最大程度缓解通行压力。”

  “已经有单位入驻了是吧”

  同李学武一起回来的邝玉生也在此次参观调研的队列当中。

  他从走进集团大楼后便觉得眼睛不够用,一次次被这些现代化的设备所震撼,心里更是计算着这得花多少钱。

  “很多单位都已经入驻了。”

  郎镇南借着等电梯的这会儿工夫快速地给众人介绍道:“地上十一层,另算顶层平台功能区,地下三层库区。”

  领导专用的电梯很快便落了下来,代表楼层的灯光依次闪烁,最终停在了数字1的位置上。

  电梯空间不小,据郎镇南介绍这是从电梯厂订做的设备,专号专用。

  此时能先一步上电梯的无疑是最惹眼的存在,但谁先谁后上不用讨论和研究,各人心中都有数呢。

  郎镇南是此次调研工作的当事人,他当然要进电梯给领导做介绍。

  邝玉生倒是很鸡贼,紧跟着李学武走在了李怀德的身后也进了电梯。

  他也不嫌寒碜,这一次回京参加会议步步不离李学武,真当自己是李学武的下属,处处体现忠诚可信的品质呢。

  “一层设置了内部食堂和对外餐厅,供销公司做了服务处,国际饭店做了咖啡和茶饮,还有休息区和阅览室。

  郎镇南像是准备了许久,电梯门关闭,给领导们做介绍一点都不含糊。

  “二层是工程建筑指挥中心和集团监察总队的办公区。”

  “办公空间都用完了吗”

  李怀德挑了挑眉毛,询问道:“还是有别的安排”

  “还没用完,只是他们两家单位先入驻了,其他区域以后再分配。”

  郎镇南解释了一句,见李主任微微点头没再询问便继续介绍道:“三层是资金结算中心和技术支援中心。”

  “四层是销售总公司……………”

  “他们倒是会享受啊。”

  李怀德听见销售总公司独占大楼的一层,轻笑着说了一句。

  郎镇南也只是顿了顿,继续介绍道:“五层是教育和医疗管理局,劳动服务公司和三产管理公司。”

  “教育和医疗管理局目前还没有搬迁完成,听说还得半个多月。”

  他示意了联合教育学校的方向解释道:“我跟韦局对接过两次,他都说再等等,学校那边的工作很忙。”

  “嗯,是新生教育和毕业生考核分配的工作,我知道了。”

  李怀德随口讲了一句,又回头对李学武解释道:“明年职业技术学院的第一批毕业生就要进厂,他们压力很大。”

  “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嘛。”

  李学武笑了笑,看了郎镇南一眼,示意他继续介绍。

  这个时候电梯到了9楼,电梯门缓缓打开,映入眼帘的还是服务台。

  身着与前台同样着装的女同志微微颔首问好,礼仪工作做的很到位。

  听说办公大楼物业管理处借了国际饭店的培训组长来这边驻场半年,就为了打造一批优秀的服务团队。

  今日一见,李学武不由得想到了后世所了解的一个职业:案场。

  有区别的是,案场工作随着售楼处撤离也就消失不见,业主入住的时候绝对再也见不到那些漂亮的姑娘们。

这里不一样,集团最不缺少的便是人力资源,人事变革前有将近十万人的职工队伍,还拉不出一支优秀的队伍  “从六层往上是集团办公区,直到咱们所在的九楼。”

  郎镇南随着李怀德的脚步边走边介绍道:“六楼是工程管理部、业务管理部、技术部和质量安全环保部的办公区。”

  “七楼是营销管理部、生产管理部、调度运输部和工人联合会办公区。”

  “八楼是人事劳资部、财务控制部、组织工作部和企业宣传部办公区。”

  郎镇南走到一处大办公室的门口,示意整层楼介绍道:“现在九层是总经理、书记、副书记、副总、秘书长、总经济师、总会计师、总工程师、工会主席以及其他集团领导的办公区。”

  “另有总经理办公室、综合办公室和谠委办公室,也就是综合管理部。”

  他又示意了走廊的另一端介绍道:“这边是档案室、几个小会议室和会客室。”

  李学武听着他的介绍,走进了标注着总经理办公室名牌的屋子。

  该咋形容呢,这么说吧,怪不得人人都想当总经理呢,真特么豪华啊。

  楠木班台,整块大桌板看起来得有三米多长,豪华到民国风的木制转椅都有点配不上它的格调了。

  全屋暗红色原木风家具,点缀着电子厂生产的电器,一点都不古板。

  电话机已经安装好了,副桌上摆着五部电话,一红四黑,也不知道老李用不用得过来。

你以为这是个单间  怎么可能呢,集团总经理办公室,不是红星厂厂长办公室。

  当然了,你也别想歪了,没有女秘书那种带衣柜暗门的套间。

  总经理办公室和秘书办公室平行,只是秘书办公室有通向总经理办公室的门,后面的一半则是领导的休息室。

  碍于老李也在,李学武并没有多瞧多看,只一眼这格局便在心里成型了。

  “办公家具是奋进家具厂提供的,全套的实木家具,包安装和维护。”

  郎镇南见李学武看的认真,便也向随后走进来的李怀德做了介绍。

  “奋进家具厂,黄干搞出来的”

  李怀德倒是记得清楚,随口一问,自然问的是李学武。

  李学武则是点点头,讲道:“前段时间还给我打电话,说资源重组了。”

  “呵呵”李怀德听了他的话也是好笑出声,能把监所这种非常规资源整合成一家类企业,黄干也是能人了。

  为啥说是类企业,因为监所是不可能做成企业的,李学武早就解释过了。

  黄干自然不会一条道跑到黑,他也明白李学武的顾忌。

  所以司院没再讨论这个项目,倒是以合作的形式与津门顺风商贸共同组建了奋进系统性联营公司。

为啥说是系统性联营公司呢  联营公司的牌子和手续是顺风商贸的,但经营主体是监所的。

  一方负责设计和生产,一方负责销售和运营。

  奋进牌家具、奋进牌冷冻肉、奋进牌体育器材、奋进牌扑克牌.......

  一夜之间,凡是监所经营生产的产品通通套上了奋进的牌子,所有销售渠道取消,全部交给顺风商贸来完成。

  而顺风商贸也顺利地走出了过去的阴霾,获得了实体经营的影响力。

  再与津门贸易管理中心合作经销业务已经拥有了自主产品话语权。

  当然了,技术顾问必不可少,技术顾问费用也是一直都有发放的。

  所以李怀德问的这句话别有深意,李学武的回答也是诚意满满。

  郎镇南等人自然是听不懂两位领导在说什么的,听懂了也是字面意思。

黄干是谁奋进家具又有什么干系  郎镇南不知道这些关系,但他知道从他调来红星厂开始,一个叫沈国栋的人便承包了集团的很多后勤供应。

  比如说他身上的工作服、集团办公用纸、办公家具等等。

  “十层有小型电影院,设备已经到港了,我们正在组织专人安装调试。”

  他按下心里的疑惑,继续介绍道:“十层还有小、中、大型会议室。”

  “十一层有联勤保障飞行班组办公室,电讯科(无线电和电话)和休息室。”

  “这就是你说的,从天上下来对吧。”李怀德同李学武玩笑了一句,随着郎镇南登上了顶楼天台。

  一览众山小,目之所及,一片宽阔。

  郎镇南所介绍的联勤保障飞行班组办公室还是空的,楼顶的停机坪也是空的,美洲豹还没量产呢。

  不过即便美洲豹量产了,李学武估计老李也不会乘用直升机的。

连公务机都不坐,他会坐看起来更危险的直升机  楼顶平台很大,有三个直升飞机起落平台,有机库和维修站,还有露天运动场以及网球场。

  李学武同郎镇南提过的游泳馆还真做了,就在十一层。

  “未来集团的保障单位会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在十一层以上。”郎镇南介绍道:“一部分在一楼以下。”

  “负一楼设置了资料库、机房和保卫处办公室,负二层设置了通用车库和机关车队办公室,负三层则为通用车库和防空功能区。”

  这个年代对防空的要求很高,就在67年,红星厂准备建设双子大楼的时候,正好赶上防空建设的要求。

  红星厂顺势而为,将防空与大楼相结合,也就有了今天的防空区。

  这里有一些说法,上面单独拨付的防空区建设费用是汇用在了大楼里,这才有了如此豪华的办公大楼。

  多少就不用说了,反正红星钢铁集团顺利地完成了防空区的建设任务,谁来了都说不出别的。

  “装修工程基本完成,诸位领导随时都能入驻。”

  站在楼顶天台上,郎镇南迎着呼呼作响的秋风笑着讲道:“这样我们建筑公司也能完全交接了。”

  “工程做的不错。”李怀德点点头,赞道:“我这里给满分。”

  “谢谢李主任”

  郎镇南还是很在意他的看法,这会儿笑着说道:“领导满意我们就放心了。”

  “不用这么紧张,秘书长可没有拎着大锤来。”

  李怀德看了李学武一眼,玩笑道:“就算秘书长用大锤砸你也不怕,对吧”

  “砸坏了多可惜的。”

  郎镇南笑着看向李学武,道:“您要觉得没问题,还是别砸了。”

  “哈哈哈”李怀德笑着摆了摆手,示意大家可以下楼了。

  天台的风很大,这里接头合适,谈话就不太方便了。

总不会有人愿意站在寒风里讲什么“我想做个好人”吧  “调查部那边什么意思”

  李怀德的办公室,他已经看过了自己的新办公室,且没有急着搬迁。

  似乎是怀念现在的氛围,或者说享受奋斗的过程。

  他知道阿特和姬卫东到钢城的情况,也知道阿特此行的目的。

  集团因在港有了常驻办公室,商贸业务有了广泛的,并不需要阿特这样的及时雨来纾困。

  但是,一次性几百上千万的订单也足够引起集团上下的重视了。

  尤其是北非的重要产油国,这可是姬卫东眼中的狗大户,必须拉拢的对象。

  “或许有什么目的吧。”

  李学武想了想,说道:“我的意见是不用太过于在意他们的意见。”

  在李怀德微微诧异的目光中,他耸了耸肩膀,道:“我们只是企业,在没有明确的指令前不用看任何人嘴脸。”

  “你是这么想的”

  李怀德微微昂起头,看着他想了想,说道:“他找你谈了”

  “嗯,说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话。”

  李学武微微摇头讲道:“不过我没怎么在意,他说他的,我做我的。”

  “呵呵,一口肥肉几家争啊。”

  李怀德轻笑着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热茶,道:“阿特是什么态度”

  “是真想买直升机的。”

  李学武认真地解释道:“这玩意儿在北非的威慑作用强过作战意义。”

  “利比亚啊”李怀德想了想,问道:“以前是谁占领来着”

  “意大利,一直到这个世纪初。”

  李学武解释道:“二战结束后交由联合国托管,后来成立了王国制。”

  “我在报纸上看到这则消息了。”

  李怀德微微点头道:“是内部发生了叛乱是吧,阿特在为谁做事”

  “哪边赢了他就为哪边做事。”

  李学武笑了笑,说道:“国际兵器商人哪有什么忠诚可言,他们唯一引以为傲的便是那少的可怜的信誉。”

  “越缺少什么越强调什么嘛。”

  李怀德倒是很理解地点点头,道:“直升机买回去他们有人开吗”

  “他们有钱啊。”李学武扯了扯嘴角,道:“有钱能使磨推鬼。”

  对于李学武的俏皮话李怀德好笑又无奈,微微侧目看了他,又道:“如果是对方亲自来咱们厂谈就好了。”

  “不可能的,这个月刚打下来的江山,他还没坐稳呢。”

  李学武强调道:“姬卫东并不是反对阿特采购咱们的武器,只是过分地在意对方能否换装咱们的系列武器。”

  “也怕咱们的武器质量无法达到对方的期望值,或者产能无以为继吧”

  老李对这些倒是看得清,见李学武点头,便也只是笑了笑。

  “质量怎么验证总装不采购,咱们还能搞一把大的”

  他颇为无奈地讲道:“总装不采购,产能提上来堆积仓库啊”

  “我觉得墙外开花就是比墙内开的花香。”李学武看着他说道:“老话不是讲嘛,外来的和尚好念经啊。”

  “666式的经验”

  李怀德明显不满足于现在的兵器工业速度,有些心急了。

  只是他心急也没办法,阿特前两次的装备采购只是对毛子制式武器的补充,并两者同在一个体系下。

  会用苏式武器的战士就会用中式,物美价廉是击败苏制武器的最优。

  “行吧,有你在,我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李怀德长叹了一口气,不觉得李学武会应付不来阿特这种小人物。

  “今年招待宾馆和河畔花园小区都会动工,园区绿化要明年了。”

  他嘴里念叨着具体工作,同李学武讲道:“只有国际饭店比较特殊。”

  “不是说设计院那边正在定稿吗”李学武微微惊讶道:“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吗”

  “你有没有想过原址重建”

  李怀德看了他一眼,嘴里说出了这个意见。

  李学武只在他说完后便坚决地摇了摇头,道:“绝对不可能的。”

  “嗯,我也在想这个问题。”

  李怀德有些怅然地看向窗外,淡淡地说道:“两者优劣实在难以选择。”

  “您不用犯愁,国际饭店现在的那个位置绝对不允许建设百米高楼的。”

  李学武非常肯定地讲道:“您再想想看,那周围都是什么地方。”

  “你的意思是"

  李怀德一点就透,微微睁大了眼睛只说了半句,没再往下问。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从一开始李学武就没想过要在原址重建百米高楼,李怀德还以为他是奔着节约的角度看的。

  新建一座国际饭店,还能保留原来的历史痕迹,看来不是这样的。

  “这件事,您就别想了。”

  李学武摆了摆手,道:“尽快敲定图纸,尽快施工,总得让人家看见咱们的钱都花在哪了。”

瞧瞧新办公楼里的家具摆设吧,说红星钢铁集团今年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谁信啊,这裤腰带是勒的别人吧  “你不说我还忘了。”

  李怀德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似的,看着李学武问道:“北方工业报那边你熟悉吗有没有认识的人。

  “怎么,他们又找事了”

  李学武微微皱眉讲道:“上一次就是他们,签约会忍了他们,还来”

  “嗯,最近着实有几篇报道是针对咱们的,方方面面都有。”

  李怀德将秘书刘斌准备好的报纸递给了李学武,道:“最多的便是国际饭店了,我问你也是这个目的。”

  “跟苏总有关系吗”

  李学武恰似随口一问,却是问在了点子上,老李没有回答他的问题。

  “还是这个刘红梅啊。”

  他看了手里的报纸,几篇相似风格的调查报道都是出自她之手。

  “上次在签约会上就是这个刘红梅出口刁难,苏总跟她是什么关系”

  “反正不是仇人”

  李怀德意有所指地端起茶杯,缓缓地叹了口气,轻声道:“刺猬一样。”

  “不能正面反击,太惯着他们了。”李学武将手里的报纸有关于集团的报道都看了一遍,这才抬起头讲道:“真搭理她岂不是要给她扬名”

  “那你说怎么办”

  李怀德看向他问道:“总不能来硬的吧”

  “怕是苏总那里不好看。”李学武很直白地讲道:“解铃还须系铃人啊。”

  “解决问题当然是要抓住问题的根本原因,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维德同志啊”见李学武这么说,李怀德皱着眉头说道:“他还是太要强了,这么做对他有什么好处。”

  “听说质量安全环保部正在搞安全生产责任月活动”

  李学武淡淡地提醒道:“通过质量安全监察是能够影响全集团工作的。”

  “就怕这里面有更复杂的状况。”

  李怀德谨慎地讲道:“上次三机部领导来你也见到了,你说………………”

  9月28日,李怀德在全体干部职工代表大会的第二天做红钢铁集团第二个《三年计划》的报告。

他在讲话中指出,红星钢铁集团在69年第二个《三年计划》中应该进入“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调整时期,逐渐加大各工业企业股份压缩,调整组织架构布局,继续深化组织人事体制变革,持续推动企业职工精简工  作,目标精简4万人......

  (现有9.8万,到1972年全集团职工人数应该控制在5.8万人左右。)

  9月29日,卜清芳在集团副主任谷维洁、秘书长李学武的陪同下到任联合能源总公司。

  联合能源总公司的业务基本上都在辽东的,按总公司的地址在京城。

为什么是谷维洁和李学武陪同  一个是曾经的领导,一个是现在的领导。原本应该是张劲松来的,可昨天大会结束后,张劲松便乘坐飞机前往金陵分公司调研去了。

  集团销售总公司在金陵成立的管理中心已经完成了组织架构的搭建,张劲松负责业务管理部,也是他的管辖范围内。

  最大的一项便是采购供应,这个工作也是李怀德比较关心的。

  集团的触角主要有几个方向,一个是以工业制造为主体向东北方向扩张。

  一个是以原材料采购为主体向边疆和物产丰富地区扩张。

  一个则是以销售和采购为主体向南方扩张。

  最后一个属于跳跃性经营,是以出口贸易为主体向港城方向。

  这一次张劲松不去,主管销售工作的总经济师高雅琴也得去。

  李学武是被谷维洁临时抓壮丁,卜清芳也希望他能扶上马送自己一程。

  有这份交情在,他还是答应了。

  任职会场主要还是联合能源总公司的干部,以及分公司的总经理。

  李学武的讲话非常简短,强调了集团第二个《三年计划》的实施方案,也对联合能源总公司提出了几点希望。

  在回程的路上,谷维洁邀请李学武乘坐了一辆车,这还是继上次码头分别后,两人少有的一次聚首。

  “三年时间砍掉四万人。”

  她轻轻叹了一口气,有些感慨地讲道:“京城工业那边已经提出异议,准备找李主任谈话了。”

  “谈就谈嘛。”李学武直白地讲道:“是要保住4万人的饭碗,还是砸了5.8万人的饭碗,这是选择题啊。”

  “要真是这么简单就好了”

  谷维洁摇头苦笑道:“这四万人还不是分三年分批次,今年就要砍掉两万五千人。”

  “新京一厂不是决定接收了吗”

  李学武转头看了她一眼,问道:“这个问题出现反复了”

  “没有,但也得有个过程。”

  谷维洁是负责集团组织人事变革的主管领导,她的意见还是很中肯的。

  “我们不能急于将这些职工推向其他企业,甚至是社会上,这会引起部分职工的不满和抵抗情绪的。”

  她强调道:“大量的职工进入社会也会引起社会矛盾和问题。”

  “既然是企业,就得有责任和担当,蛮干是不可取的。”

  “听说京城燕山炼油厂全部建成,即将投产了”

  李学武看向她问道:“有没有请京城工业协调一下,看看他们需不需要工人。”

  “你觉得呢”谷维洁看向他无奈地摇了摇头,道:“多少年轻人等着回程进厂的信呢,他们还能接收工人”

  “那这件事您得考虑周全。”

  李学武认真地讲道:“钢城工业区是按照现代化工业标准建设的。”

  “不能说所有工作岗位是固定的,但留出来的富余是给明年即将进入集团的那些毕业生的。”

  他语气坚定地强调道:“既然已经做到这了,您就不要想着再往辽东塞了,除非转职做矿工。

  “如果卜清芳做的好,或许明年联合能源就该缺矿工了。”

  “我还能等到明年”

  谷维洁瞅了他一眼,自己想要说的话被他给堵住了,实在是不满。

  “钢城轧钢厂不能实施三班倒吗钢飞和钢汽呢还有电子工业。”

  她也是病急乱投医,胡乱点着名单讲道:“今年与沈飞展开合作,零部件生产就没有想过扩大产能”

  “这都是有计划的,不是靠堆叠人力资源就能解决的。”

  李学武听得出她话语里的压力,但还是耐心地解释道:“合理地调配人力资源是解决企业障碍的必要手段。’

  “我不是一味地劝你砍掉这部分职工,我能想到的办法绝对不会藏私。”

  “我不管,你得帮我这个忙。”

  谷维洁用耍无赖的语气讲道:“三年时间在保证每年不断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入职的情况下再削减一万五千人的名额,我是黔驴技穷了。”

  “连物流和物业这边我都想过了,怎么安置这些人成了老大难。”

  红星联合物流总公司、红星物业管理总公司都是新成立的单位。

  有新单位就需要用人,这两家单位组建以后谷维洁是一个新指标都没给批。用干部就在现有的组织架构里挑选,没有合适的就选大学生自己培养。

  用工人就只能在现有的优化目标中挑选,要么就等明年的毕业生。

  但是再怎么优化和调配都逃不开全集团总人数控制在5.8万人的标准。

  这边安排一个人,那边就得淘汰掉一个人,当初制定组织人事变革方案的时候李学武和李怀德就都想过了。

  不能给下面一种放任的态度,必须强调勒紧裤腰带过日子的心态。

  尤其是在用人上,这两年厂里来了很多大学生,一些单位嘴刁了,张嘴闭嘴就想要大学生。

  自己的职工培养,擎等着现成的,集团哪有那么多大学生可供调配。

  今年几乎能确定,不会再有新的大学毕业生到厂了,未来几年时间里也基本不会有新的大学生出现了。

除了自有的职业技术学院,这些单位还能用谁  就算矬子里选大个,物流和物业也在现有的优化职工中选,要做到这边选用,职业技术学院的毕业生进车间,继续淘汰掉不合规的技术工人。

  要形成良性循环,要在十年内完成对车间技术工人的洗涤和换新工作。

  当然了,也不是不给老职工留后路,定期的培训和夜校是他们同新职工竞争的必要充电手段。

  9月30日,收音机播报着昨天的“新闻”,也有今早的报纸新闻。

  “我国第一台十二万五千千瓦双水内冷气轮发电机组建成,标志我国奠基制造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这个年代的播音员都是一个语调,积极又向上,尾音总希望往上扬。

  李学武只是耳朵听着广播,手里还看着今早的《联合工业报》

  报纸的头条依旧是最近几天的大会精神,副版则是红星钢铁集团与沈飞在奉城成立零部件供应合作办公室的消息。

  这个办公室李学武知道,就是他一手促成的,前期主要是专家组成员,在合作后期主要是管理人员,合作完成后才会解散。

  “爸爸爸爸”

  李宁到了粘牙的年龄,从他回来的那天起,无论见得着还是见不着,嘴里的爸爸叫个不停。

  有的时候李学武都怀疑自己的耳朵出现幻听了,睡觉都能听见他喊爸爸。

  “这么早就醒了啊”

  李学武放下手里的报纸,从椅子上起身蹲在了地上,张开双手接住了小跑过来的李宁。

  李宁比他姐姐长得还要快,李学武抱着都觉得沉了不少。

  家里的牛奶不断,但比较他姐姐李姝,他是不怎么喜欢喝牛奶的。

  “那呀”李宁小手指着窗外呀呀地说道:“出去玩。

  “呵呵,你也嫌冷。”

  李学武拍了拍只穿了一条开裆裤的儿子的小屁股,道:“去叫妈妈起床了,穿衣服爸爸带你出去玩。”

  “好”李宁也不管爸爸说了什么,都只是习惯性地点头说好。

  只是等爸爸示意他去卧室叫门的时候他却犹豫了。

  “妈妈妈妈”

  他不敢大声喊,只是在嘴里念叨着,小小的声音。

  这妈妈叫的没把顾宁叫出来,倒是把他姐姐李姝叫出来了。

  “爸爸,我还没睡够呢。”

  李姝不满地抱怨了一句,同时也瞪了弟弟一眼,早晨都是他。

  “没睡够那今晚就早点睡。”

  李学武提醒闺女道:“你玩的太晚了,所以早晨才起不来的。

  “那我宁愿晚点起来。”

  李姝趴在了他的大腿上,打着瞌睡地说道:“爸爸,我今天不想上学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