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81章 战争之王

  “嘿!我们又见面了,李。看小说来M.BiQuge77.Net

  阿特憨厚地笑着,快步走上前,同站在办公室等着他的李学武拥抱在了一起。

  说实在的,李学武真不想抱他,有股子怪味从老远就能闻得见。

  不过他的身份限制了他,必须尊重国际友人,更得尊重外商。

  “一路上还顺利吗”

  李学武松开对方后,又主动伸出手同阿特握了握,微笑着招呼道:“突然听到你来内地的消息,我很高兴。”

  “我也很高兴,一路上并不寂寞,有姬陪着我。”

  阿特笑嘻嘻地在沙发上坐下,嘴里叭叭叭地说了几句闲话。

  这一时间张恩远给两人上了热茶,特别照顾阿特,还问他要不要喝咖啡。

  阿特摆手拒绝了他的好意,看向李学武说了一句中文:入乡随俗。

  怎么说呢,外国人学中文有点费劲,但学方言绝对标准。

  也不知道阿特是从哪找的时候,一嘴大碴子味儿差点熏倒他。

  “最近还好吗”李学武端着茶杯抿了一口,随后看向阿特问道:“听说你没能参加今年春季的俱乐部招待会。”

  “并非我不想,而是没时间。”

  阿特微微摇头,感慨着讲道:“你应该庆幸你的祖国团结统一,虽然外敌环同,但也有强力的铁拳。”

  “如果你去非洲看见就知道,活着真不如死了,太难了。’

  他叹了一口气,很认真地讲道:“整个非洲都在打仗,我估计饿死的平民人数超过了两百万。

  “这还只是我的估计,具体数字应该远远不止。”

  “这么严重”李学武皱眉问道:“是战乱还是天灾"

  “有天灾就有人祸,人祸胜于天灾。”阿特长吁短叹地讲道:“你没看到,一、两岁的孩子大着肚子爬在地上是如何一种视觉冲击,让人不忍睹视,那是地狱啊”

  “这么高,这么小的孩子,就能拥有一把56式,就敢开枪杀人。”

  阿特抬起手比划着自己腰更高一点的位置,瞪着眼睛对李学武介绍道:“我完全看不出他们的眼睛里还有童真和人性,就像疯了一样。”

  “56式你送过去的”

  李学武总能抓住谈话的重点,看着阿特反问道:“你在忏悔吗”

  “我......我是在讲述。”

  阿特突然词穷了,尴尬地摊了摊手,道:“这是我作为第三视角的所见所闻,你应该了解这种惨烈。”

  “跟我有什么关系”

  李学武皱了皱眉毛,道:“不是很久远,就在三、四十年前,就在你我脚下的这片土地上,同样发生着你刚刚讲述的那些惨烈。”

  “我们能有今天的和平生活,靠的不是同情和怜悯,而是几千万同胞的牺牲和反抗。”

  “这……………”阿特迟疑着讲道:“我也有听说过那段历史,只是从未有眼见的这般令人震撼。”

  “那么你此次前来是为了解决这种混乱和惨烈”

  李学武缓缓点头说道:“那你需要粮食还是医药物资,我们可能需要时间来筹备。”

  “那个......粮食和医药也需要。”阿特有些尴尬地看了看李学武,问道:“你听了我的表述,难道没有感同身受的怜悯和发自内心地想要做些什么吗”

  “为什么”李学武眉毛一立,反问道:“是我给非洲带去的战争吗还是我的缘故让孩子们流离失所。”

  “如果都不是,那我为什么要承担这种愧疚和责任”

  他摊了摊手,讲道:“如果你是来求助的,我只能说此时我的国家还没有实现温饱。”

  “如果你是来做生意的,那我会欢迎你,并且敞开怀抱。”

  李学武最后点了点桌面,提醒阿特讲道:“如果你是来诈骗的,那我只能送你回老家了。”

  “当然不是,当然不是”

  阿特见李学武露出獠牙,连连摆手否认道:“我是来做生意的。”

  “那就最好了,红星钢铁集团正在积极拓展海外商贸,你来的正是时候。”

  听见阿特的话,李学武像狗一样,立即换了一副嘴脸。

  就连阿特都觉得他变脸变的太过于爽利,忍不住扯了扯嘴角。

  他在欧美办事时最喜欢打同情牌了,只要声情并茂地讲述地区冲突引起的祸事和惨烈,往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优惠政策。

  老钱们最喜欢居高临下的施舍怜悯,故作慈善,或是一副化身为神的嘴脸说着言不由衷的关怀与慈爱。

谁稀罕呢  至少阿特很清楚,非洲打成一锅粥,要说没有老钱们的鼓动谁信啊。

  法国、意大利、英国、苏联………………

  这么说吧,但凡有一点国际影响力的国家都想在那片土地上拉粑粑。

  尤其是以欧洲搅屎棍著称法国最为主动和频繁介入相关活动。

  十次动乱有八次是法国参与的,这个时期正是法国在国际影响力急剧退缩,与英国传统势力纠缠不清的时候。

  新兴势力的崛起,两极对立的大环境,让非洲这片热土承受了不该有的痛苦。

  正因为几十个国家打成了一锅粥,这才让阿特这样的战争秃鹫和鬣狗如遇春天,有了大展拳脚的好机会。

  “你已经一年没来红星厂了。’

  李学武微笑着摊了摊手,介绍道:“我们的发展一定能让你感到惊讶。”

  “当然,红星厂都能生产直升机了,我就是为了这个来的。”

  “不不不,阿特,我的朋友,你应该有点耐心,好菜永远在后头。”

  李学武晃了晃食指,笑着对阿特讲道:“我们可不仅仅有直升机。”

  “坦途汽车对吧,我都知道了。”阿特了然地点点头,讲道:“你们同北方的较量真够劲儿的。”

  他的抢答就是要提醒李学武,他对红星钢铁集团的关心远远超出了李学武的认知。

  但李学武要让他知道的内容却远远超乎他的想象。

  “阿特,我不会恶意揣测和结构朋友的事业,但我有一个建议。”

  李学武很认真地站起身,看着阿特讲道:“你想要成为战争之王,就得先了解什么是战争。”

  “什么是战争战争......”

  钢城冶金厂招待所,阿特抓耳挠腮地翻看着面前的《孙子兵法》。

  正巧来找他的姬卫东见此情形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

  他早就讲过了,阿特这样的国际奸商在李学武这只能算幼儿园刚毕业的小朋友,完全没有反抗的能力。

  上午他同李学武谈过以后便被安排去了码头,那里是调查部的据点。

  他离开时就曾提醒过阿特,得小心点李学武,谈判不要太坦诚。

结果呢  阿特明明跟他表现出了狡黠的一面,甚至信誓旦旦地保证,一定会让李学武同情他,可怜他,支持他。

  现在看房间里捧着一本书絮絮叨叨的阿特,以及还散落着其他书籍的书桌,他就知道阿特一定掉坑里了。

  这种表现就很明显了,李学武在坑人的时候往往会先迷惑对方。

  就像现在,阿特见他进了房间,便激动地站起身,主动询问起了他手里的那本《孙子兵法》的内容。

  “为什么要看这本书”

  虽然已经知道了结果,但姬卫东还是想要知道过程,他想知道阿特是怎么掉进坑里的。

  阿特的精神状况却比他想象的要专注的多,见他如此间,欣喜地解释道:“这本书真是个宝贝啊”

  姬卫东没有说什么,微微抬起下巴,看着阿特,在等他的答案。

  《孙子兵法》被翻译成了多种文字,全世界发行了无数本。

  阿特捧着这本书如获至宝般地发神经,只能说他不学无术,没吃过细粮。

  一本《孙子兵法》就激动成这样,要是看见《论持久战》还不得上天啊。

  “是李,是李推荐给我的。”

  阿特激动地拍了拍手里的书籍说道:“他告诉我,要想成为战争之王,就得先了解什么是战争。”

  “我必须得承认,以前我对战争的理解还是太片面了。”

  他颇为遗憾地摇了摇头,感慨道:“如果能早一点学习到这本书,或许今天的阿特就不一样了。”

“战争之王”姬卫东眼皮跳了跳,嘴角也抽搐了起来,怀疑地看着阿特,这老兄心里没一点哔数吗  果然啊,还是同样的秘方,换汤不换药而已。

  阿特一个地区兵器贩子,李学武竟然给了他这么高的期待,还从思想和价值上拔高了这种期待。

  他只能说阿特完蛋了,掉进李学武设计的圈套里出都不出来了。

  你要劝他别闹了。

  “是的,没错,李真是个奇人!”阿特目光灼灼地看着他讲道:“如果他生在非洲,一定能统一非洲。”

  瞧见没,无可救药了。

  李学武给这小子灌了一种叫做认知重建的迷魂药,无论你怎么劝他,都是站在对方已经重建的认知上跟他辩论价值观和思想意图。

  这就相当于你按照李学武制定的游戏规则跟他打游戏,这不是找虐呢嘛。

  “他给你推荐新武器了”

  姬卫东怀疑地看着阿特,想着对方是不是买了一大堆破烂。

别真买了海参波塞冬的粪叉子吧  “没有,李是真诚的。”

  阿特微微摇头,见他似乎是怀疑自己精神导师的意图,很严肃地强调道:“他希望我的事业有价值。”

  “艹”姬卫东一屁股坐在了沙发上,无奈地挠了挠脑门。

  他在港城就劝阿特,别来内地,想要什么他都能代为采购。

  姬卫东甚至给阿特保证,一定会拿到令他惊喜的价格。

  可是,阿特不信任他,觉得自己能行,能在内地如鱼得水。

  就像前几次一样,撒出几百万美金订单,成为红星厂的座上宾。

  怎么说呢,姬卫东没给他说的太直白,只告诉他现在的红星厂不一样了,已经发展成为红星钢铁集团了。

  阿特却浑不在意,觉得红星厂也好,红星钢铁集团也罢,只要李学武还在,那他在内地就能如鱼得水。

  姬卫东真不知道该怎么说他了,没有李学武的红星钢铁集团才是软面包,否则那就是个铁公鸡。

想从红星钢铁集团占便宜  这小子是怎么想的,红星钢铁集团在港城创办了买家俱乐部,国际贸易已经形成了常态化,外商对于内地其他企业来说是个宝贝,但对于红星钢铁集团来说已经不是稀有物种了。

  阿特这个时候去内地,能获得的地位和待遇当然大不如从前了。

  当然了,如果他能提供几千万的订单,那他依旧是红星钢铁集团的座上宾。

可是,阿特有几千万吗  “你不如叫他李真诚好了。”

  姬卫东撇了撇嘴角,对阿特讲道:“趁着他还没给你推荐兵器,你最好想清楚自己需要什么。”

  他点了点沙发扶手强调道:“别听他吹嘘这个好那个好的,只要没经过战争考验的兵器统统不要理会。”

姬卫东同李学武有仇吗为什么胳膊肘往外拐  两人是好友,自然没仇,但阿特是他的重点培养对象,虽然没有李学武形容的那么夸张,还特么什么战争之王,不过也是这么个意思。

  他真怕李学武把阿特忽悠瘸了,买一堆破烂回去砸在手里一蹶不振。

  “你怀疑李会欺骗我”

  阿特疑惑地看着他问道:“还是你听说了什么”

  “我特么是为了你好!”

  姬卫东好气又好笑地瞪了他一眼,道:“别不知好歹,我早就提醒过你了,十个你绑在一起也玩不过他,他是我见过最有心机的人。”

  “我怎么没觉得”

  阿特扬了扬手里的书说道:“他没有欺骗我,还劝我多学习。”

  “那你学得会吗”

  姬卫东指了指他手里的书说道:“这本书我看得比你还多,但真正了解并领悟到的内容不足十分之一。”

  “你一个老外能学得会什么。”

  他抬了抬眉毛,道:“我不是贬低你的学识,只是想告诉你,一知半解,不懂装懂才会害了你。”

  有的人就是这样,对某一行完全不懂的时候不会上当,因为他不懂,所以轻易不会接触,甚至缺乏信任。

  唯独看了几本书,跟着人家听了几次讨论,有了一知半解的体会。

  就比如古董行,你能说国宝帮都是大傻子吗他们心里也知道被骗了,可依旧执迷不悟,很怕戳破了面皮,破碎了不懂装懂的梦。

姬卫东的意思也是这样,李学武这一次一定是要给阿特整个大活,否则不会这么远的圈子,还特么学习什么叫战争,难道要给阿特开课吗  李学武就是故意的,要让阿特了解中国的文化底蕴,包括对战争的解读和参悟,好震碎阿特以往的认知。

  在他的指导和影响下重新构建的认知体系,还不就是李学武要设定的游戏规则嘛。

  在李学武的规则内玩心眼子,谁能玩的过他,阿特一定会被骗。

  姬卫东都想了,阿特真执迷不悟,那他得建议上级换个培养对象了,而且要远离李学武这种混蛋。

  阿特倒也不是执迷不悟,只是想不明白他为何这般提醒自己。

  按照他的想法,李学武并没有强加给他任何思想上的约束,更没有要求他该怎么理解战争。

  给他推荐的这些书籍他都看了,虽然有些是汉字,他还看不懂。

  但是!这本法语版的《孙子兵法》他是看懂了的,甚至有所感悟。

  没错,就中午这么一会儿,他只读了几章,便有了深刻的感悟。

  实在是如饥似渴,没吃过细粮的他只觉得自己以前好傻啊。

  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他以前竟然不懂,甚至找不到破局的办法。

  现在不一样了,有对过往经验的感悟和总结,他更能理解这本书里的哲理和意义。

  就从这一点来说,李学武没有任何错,他还应该感谢对方呢。

  现在姬卫东却否定了李学武的目的,讲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话。

  阿特此时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的路盲,左看看右看看,不知道该怎么走了。

  一边是战争之王,一边是十面埋伏,他真后悔没早点学到这本书啊。

  “那总不能等我完全学会了这本书再来找他吧”

  阿特很珍惜地收起了手里的书,看着卫东问道:“你有办法帮我买到直升机,以及其他武器吗”

  “如果你没来内地的话。”姬卫东无奈地叹了口气,看着阿特讲道:“你现在主动送上门,人家不狠狠地咬你一口,怎么可能轻易放过你。”

  “你别跟我说,你已经告诉李学武你想买他们的直升机了。”

  姬卫东瞪了瞪眼睛,道:“你不会这么的坦诚吧”

  “当然......没有,没有。”

  阿特回答的有些无力,态度上也不是很坚决,低着头似是想着什么。

  姬卫东一看他这样,哪里还能不知道这小子把底全抖落干净了。

  完犊子了,李学武要不生吞活剥了他,他敢表演倒立吃屎!

  “祝你好运,阿特。”

  姬卫东还能说什么,他总不能提醒阿特赶紧跑吧,李学武会杀了他的。

  港城那笔账还没算清楚呢,真要添了新债,李学武能让他游着回港城。

  “看我送给你的书了吗”

  下午两点半,在办公室主任孙佳的陪同下,阿特来到了工业展厅。

  这里的规模不是很大,尤其是在多种工业产品的拥挤展示条件下。

  当他赶到展厅的时候,李学武已经站在这里等着他了。

  “谢谢,李,我深受震撼。”

  阿特认真地握着他的手感谢道:“中国的文化果然厉害。”

  “慢慢学,不要着急。”

  李学武微笑着点了点头,随即讲道:“有一句话我不知道你听没听过,也是跟战争有关系的。”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他见阿特听的认真,便抬手示意对方一起走进了工业展厅。

  红星钢城工业区的工业展厅还在建设当中,但李学武已经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筹备组建了临时的展厅。

  临时展厅就在集团驻钢城办公楼群中,整整六层楼这么多。

  “意思很简单,就是战争开始前,要先准备好作战所需的物资。”

  李学武扭头看了一眼阿特,微笑着说道:“我不知道你理不理解。”

  “当然,我能理解你的意思。”

  阿特了然地点点头,说道:“打仗之前总得筹集资金,购买装备和武器,以及作战所需的生活补给。”

  “那你有没有想过将后勤补给专业化的意义”

  李学武带着他走到展桌前面,将插在肩带里的压缩口粮抽了出来,递给阿特示意道:“要不要尝尝”

  “这是什么饼干”

  阿特也是吃过见过的,虽然他的工作环境很恶劣,却不代表他贫穷。

  卖命的生意,你想利润得有多大,能在这个时候乘坐货船来内地采购兵器,这利润又得是多少。

  这世上只要有利可图,一定会有人冒险,阿特就是这样的人。

  所以李学武拿出什么,他都不会意外,只是略微地表现出了惊讶。

  “你可以叫它压缩饼干。”

  李学武笑了笑,示意他该怎么撕开外面的真空包装,非常的简单。

  阿特这一次倒是很意外,看着李学武手里的压缩干粮,问道:“没想到你们也掌握了真空包装技术。”

  “你现在中国,我的朋友。”

  李学武认真地提醒他道:“这里不是非洲,该醒醒了。”

  “呵呵呵”阿特也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嘿嘿地笑了起来。

真空包装技术难不难  技术不难,难的是材料,阿特惊讶的是压缩干粮的塑料包装。

  其实李学武也在愣装,这套设备还是圣塔雅集团从东南亚市场调运过来的,在内地还是很少见的。

  圣塔雅集团本就在东南亚倾销机械设备,包括食品生产设备。

  真空包装是改变食物储存方式的革命性发明,尤其是材料学的进步。

  如果三年前圣塔雅集团向红星钢铁集团推荐这一款设备,给食品厂使用,集团都不会接受这个建议。

为什么  因为三年前华北地区还无法生产食品塑料,直到67年从日本引进了塑料生产技术,这才解决了包装的难题。

  李学武拿给阿特的干粮也不是列装产品,总装考察了,可没采购。

  原因可能有很多种,目前的形势较为固化是其中的一种。

  李学武倒是能接受这种固化,无论是生产技术,还是包装技术,这种产品都还没达到成本最低值。

  现在生产只能将这种口粮定义为应急所需,无法满足常备需要。

  “嗯,有点干一一"

  阿特胆子真大,也不怕李学武药死他,拿着干粮便塞进了嘴里。

  “味道还不错,有点甜,有点咸,这是什么做的”

  “大豆,小麦,油脂,盐和糖。”李学武抿了抿嘴角,指了包装袋上的介绍道:“这里都有写。

  “完全吃不出来是什么。”

  阿特仔细地咀嚼着,感受着这种味道,“这是你刚刚提到的粮草”

  “没错,热量非常高的粮草。”

  李学武手指着展厅展架上的包装食品和灌装食品介绍道:“这些都是方便单兵携带的战术口粮。”

  “你手中的这一袋干粮足够一名士兵补充一天的作战消耗。”

  他又拿了一罐红烧肉罐头,笑着讲道:“这个吃下去,保你一整晚都不会饿,非常的神奇。”

  “这是猪肉吗”

  阿特仔细看了包装上的说明,竟然还有英文和法文的标注。

  明显的,这就是准备卖给他们的,当然要标注他们能看得懂的文字。

  “猪肉的中餐烹饪方式。”

  李学武简单地介绍了一下,随即又给阿特介绍了牛肉和羊肉罐头。

  “相信我,你能在这里找到全世界最美味的战术口粮。”

  他自信地点点头,说道:“如果你这方面的采购需要,我可以按友情价供应给你。”

  “友情价那是多少”

  阿特好奇地问道:“没想到,咱们之间的友谊还有价值。”

  “这是我们的人情世故。”

  李学武看着他点点头,说道:“对于老朋友总会照顾一些。”

  “那真是感谢”

  阿特很感兴趣地问道:“不过咱们的友情价值多少呢”

  “九五折,你是唯一一个。”

  李学武很认真地强调道:“从没有别的采购商能从我这里拿走哪怕一分钱的优惠,除了你。”

  “谢谢,李,咱们是好朋友。”

  阿特听他如此说,很激动地伸出手同他握了握。

  李学武也是笑着抬起手,示意了前面的展架讲道:“咱们继续看。”

  “埃塞俄比亚在内战、索马里在内战、叙利亚在叛乱、尼日利亚在平叛......”

  阿特随着李学武的脚步往前走,嘴里介绍着非洲此时的情况。

  同报纸上了解的情况不同,他是站在独特的视角向李学武介绍他的所见所闻。

  李学武并不怀疑他说谎,或者夸大其词,这世上一直都有信息茧房。

  你所了解到的世界并不是全面的,甚至可能是别人创造给你的。

  阿特讲比亚法拉大规模饥荒,讲经济及军事方面的全面崩溃,讲当地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这都是真的。

  不能说这些都跟阿特有关系,即便是没有阿特参与,也会有别的兵器商进入到这个市场。

  是市场造就了商人,而不是商人造就了市场,兵器市场就是这样。

  有需求,阿特才会出现,他就是战场秃鹫、鬣狗。

  “我能去钢城见见你吗”

  电话里吴淑萍的声音有些嘶哑,但依旧坚强,没有一丝软弱。

  这不是在请求,而是需要。

  “可以,我在钢城等你。”

  李学武的回答很简洁,也很清晰,没给吴淑萍压力,更没给她为难。

  他没有问吴淑萍是否见到了赖家声,更没问两人都聊了什么。

  既然吴淑萍打来了电话,就说明她已经有了准备。

  从津门到钢城有两种通行选择,一种是乘坐红星钢铁集团的通勤客船,从津门出发,一直能到钢城。

  但这条线需要至少两天的时间,吴淑萍等不及了,她选择乘坐火车。

  港城发生了什么事,她全然不知,很可能是最后知道这件事的人。

  于丽没有刻意瞒着她,只是与港城的通讯渠道她也没有权限掌握。

  李文彪去到港城全权代表了李学武行事,几乎没有给家里来消息。

  于丽能知道港城的变故,也是通过其他渠道,至少李文彪没有汇报。

  李学武突然将赖家声送到了她的面前,送到了津门的别墅里。

  说真的,第一眼见到赖家声的时候,她差点惊喜的叫喊出来。

  最终她还是哭了,只是没那么大声,她怕吓到孩子。

  赖家声就像以前一样,穿着得体的西装,头发梳的一丝不苟。

  在见到她的时候,目光并没有想象中的惊喜和思念,很复杂。

  她能理解,两人相别了四年之久,就算是再亲近的爱人也会疏远。

  可只要感情不变,相互理解的心没变,那爱情就不会变质。

  况且他们还有了爱情的结晶。

  第一次,她哭着拉了儿子教他叫爸爸,可信的犹豫深深地刺痛了赖家声的心,也让全家团聚的氛围降至冰点。

  “你应该知道我们在内地的处境,如果没有李学武的照顾……………”

  吴淑萍看着他,认真地解释道:“阿信必须有个说得过去的身份。

  “私生子的身份吗”

  赖家声并不怀疑儿子是不是亲生的,李信的样貌同他小时候的照片一模一样,就像一个模子刻出来似的。

  骨血是亲的,可儿子好像已经不是他的儿子了。

  直到这个时候,吴淑萍才注意到,随着赖家声回来的还有杨召。

  杨召带着两个人“送”他进屋后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去了墙角。

  可就算再怎么沉默,也不是隐身,她终究能看得见。

  这种姿态不像是来送赖家声回来团聚,倒像是一种押送。

  尤其是爱人的语气。

  杨召并没有解释什么,只是递给她一封信,一封来自港城的信。

  信是李文彪写的,没有太多个人情绪,只是一种叙事文字,详细讲述了港城所发生的事,与赖家声有关的。

  当得知赖家声在港城的所作所为,吴淑萍如遭雷击。

  她怀疑李文彪错了,甚至怀疑李学武错了,都没第一个怀疑赖家声。

  可当她放下手里的信,看向赖家声的时候,他是沉默的。

  “这是我和孩子四年来的住所。”

  吴淑萍终究是个坚强且睿智的女人,淡定地收起信件,用一种复杂的语气向赖家声介绍着她和孩子的生活。

  “这处房屋有两层,上面一层是我和孩子的房间,下面是陆姐的房间,以及厨房和餐厅。”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甚至都忘了让陆姐出来抱孩子离开。

  李信看得出母亲的悲伤,很乖巧地抱住了她的大腿,给她以依靠。

  吴淑萍抱起孩子来到沙发这边,递给了杨召。

  杨召来这边的次数也不少,李信自然熟悉他,也愿意跟着他。

  “一年前有个姑娘住在这边,她叫周小白,是周副的女儿。”

  她讲到这里抹了一把眼泪,长出了一口气,说道:“我给你写的每一封信都会通过邮寄给你。”

  赖家声沉默着看向她,并没有随着她的示意看向哄孩子的那个人。

  他不认识杨召,对方从港口接了他下船,一路上直接送他来了这里。

  路上没有招呼,没有谈话,甚至没有眼神交流,他知道自己的处境。

  从港城到内地,他没有故地重游的好心情,也没有如临深渊的恐惧。

  是心如死灰,功败垂成的遗憾。

  直到看见妻儿的那一刻,他才知道自己如此疯狂到底是为了什么。

  吴淑萍的状况让他恼火,更多的是自责和迁怒。

  他以为妻儿在内地过的是水深火热的生活,所以才努力工作,希望能得到李学武的帮助,照顾他们。

  最开始吴淑萍给他的信上写了,李学武将她安置在了监所。

  他丝毫没有怨恨李学武,反倒觉得这是一种保护。

  吴淑萍写信给他,介绍了来津门以后的生活,说了需要配合李学武演戏,要给孩子一个身份。

  赖家声完全信任自己的爱人,也信任李学武的为人。

  因为有李学文和赵雅芳在,李学武就算再坏也不会这么坏。

  能救吴淑萍,就不会坏了自己的名声,他能信得过两人。

  再到儿子出生,吴淑萍邮寄给他的照片他都珍藏着,每天都会看一看。

  他期待着全家的重逢,向往着妻儿能来港城与他团聚。

  赖家声一直关注着口岸的政策情况,更希望凭借自己在金融界的影响力,获得一些资源。

  从去年开始,他在给吴淑萍的信里讨论如何迎她们母子来港。

  吴淑萍在回信中也讲出了自己的希望,她更期待与爱人的重聚。

  只是计划没有变化快,东风三一建筑出现问题,李学武为了消除与李怀德之间的矛盾,调她进京接此重任。

  在李怀德的默许下,她以往身份带来的危险竟然意外地解决了。

  有红星钢铁集团的庇佑,再加上联合建筑的复杂股权结构,由她担任公司副总的消息没有引起哪怕一点波折。

  她将这个消息告诉给了赖家声,也期待着能通过正常渠道解决身份的问题。

  如果能让孩子有个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那就更好了。

  尤其是建筑公司副总的身份,又掌握着重组后津门顺风商贸的渠道,她在内地真正做到了衣食无忧。

  有李学武的支持,事业上突飞猛进,尤其是她的学识应用到工作中,获得了同事们的尊重和认可。

  如果不是深爱着这片土地,她又何必千里迢迢来到这里。

  如果能被这片土地所接受,那她又何必泪眼婆娑,天天道苦。

  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吴淑萍在给赖家声的信里多了事业上成功的喜悦,多了儿子成长的快乐故事。

  甚至还有儿子同幼儿园小朋友之间的互动乐趣,她的字里行间再没有了对形势的恐惧和担忧,全是生活的快乐和满足。

  这让赖家声的准备打了水漂,甚至有了一种背叛的恼怒。

  他开始在信中与吴淑萍讨论全家团聚的可能,并在吴淑萍一边肯定,一边顾全大局的回信中上升到了对形势和政策的讨论与批评。

  吴淑萍不想跟他讨论这些,只是强调李学武对她和孩子的照顾和帮助,也劝赖家声给李学武一些时间,总会在合适的时机帮助她们脱身。

  赖家声却言说她越陷越深,甚至离不开现在的生活,舍不得这个身份。

  两人在信里吵了一架,一个月再没有书信往来,还是吴淑萍主动给他写信,只说了生活和孩子的状况。

  赖家声的回信越来越少,多的只是对孩子的问候,再没有团聚的讨论。

  越是迫切的希望,在希望破碎,哪怕是延迟的时候,失望会让人失去理智和信念。

  赖家声能有今天的成就,完全是一股信念在支撑着他。

  这根弦松动以后,纸醉金迷的港城花花世界,他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

  沉沦过后,他不由得想起了吴淑萍曾经跟他说过的,与李学武的配合演戏,也产生了怀疑。

  自己不干净了,也容不得别人干净。

  所以,他把对吴淑萍的怨和对李学武的恨转化成了对东方时代系的报复。

  他知道东方系是李学武在港城的布局,没有胆子掀开这个盖子,但他有蚂蚁搬家的决心。

  坍塌一座大,可以从细节开始。

  不能在他的工作上出现问题,就只能让别人出现问题。

  内讧,无疑是推倒一个企业最直接,也是最狠毒的办法。

  李学武信任晓娥,否则也不会把这么大的公司交给她来运营了。

  李学武也信任闻瀚泽,他知道两人是发小,是苦难的兄弟。

  李学武更信任姬卫东,太子港稳如泰山,他当然知道是谁的功劳。

  单独对付一个实在是太困难了,只有挑拨关系,才能让他们内讧。

  他知道姬卫东早就对闻瀚泽的工作方式和个人行为不满了,更知道晓娥逐渐膨胀的信心和想法。

  他只是轻轻地一推让几个人之间的矛盾逐渐升级,然后坐山观虎斗。

  万万没想到,他暴露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