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章运筹三府衍天道,移山倒海铸玄疆

  太清宝殿内,青烟缭绕,瑞气千条。

  有关于蚩魔族南迁一事,以及太清宗的应对策略,关乎宗门未来万载的气数走向,当然不是一两次会议就能定计的,需要根据实时情况的反馈,做出应对性的变化。

  陆城端坐掌教云台,下方列席者皆宗门砥柱:

  明阙、明河、通真三位道君肃然危坐,气息渊深似海;玄清、玄商、玄虹诸位道尊列于侧位、另外还有玉鼎玄君、阴锦玄君等核心弟子侍立,神情专肃。

  殿壁之上,灵光幻化山川地理,正是太清宗所辖北境三府之地,名为:澜沧、青峰、落霞。

  其中澜沧、青峰二府,正被醒目灵线圈定,不远地域有玄黑之气如墨隐隐流淌,正是那蚩魔族即将南侵的锋矢所指。

  据宗门情报所得,近期蚩魔族与海王族的大战,又有两三场局面小胜,看来蚩魔族南迁的计划可能会推迟一两百年。

  蚩魔族嗜血好战,严格意义讲也是灵界强大种族,只是这个种族内斗分裂,分出几条支脉游荡于灵界,一旦接触甚至会彼此厮杀,因此即便有接近三十位的大乘修士,也远远不是海王族的对手。

  海王族则是灵界的超级大族,拥有三十位以上大乘海族修士坐镇,且拥有数位真灵存在,是灵界海域真正的主人。

  相比之下,灵界人族一共能够拿出的大乘战力,很难超过二十位,因此虽然也是排名前二十的大族,却也不敢轻易与这些超级大族交锋。

  好在,灵界种族之间的生存规则就是,一旦一个种族诞生了九阶生命(大乘修士),便有了生存权力,这样的种族是不可以轻易灭族的,否则一位隐藏起来的大乘修士,同样对你的种族随意出手杀戮,很少有种族可以承受那样的损失。

  “三宗道统,根植于道,花开各异。”高坐于上的陆城道人声音清朗,如古罄初鸣,回荡殿内。

  “我太清承道德法章,讲求内外圆融,明心见性,合于自然,归于至简至真。此道中正平和,养气修心,然则承平日久,易流于清谈玄想,束心于形而上,致使宗门前番衰落,几坠深渊。”

  “玉清一脉,生发于太元之先,穷究天机寰宇至理,洞悉人心幽微之本,以理为尺,祛尽浮华表象,唯存道之纯粹真髓,可谓道之极致精炼,已达化境。”

  “然玉清道宗择徒森严,犹如琢玉剔石,门下无凡品,多为一时之选,加之传承有序,积蓄深广,财力之强冠绝诸宗。然其道途超然,不履凡尘,真传稀少,便如参天巨木,虽根深蒂固,但枝叶难掩孤高寡合之憾,于势之一字,天然微薄,强敌环伺时难免顾此失彼。”

  “上清宗,溯源天地未开之混沌,禀大道创生之伟力!其道行‘以力破法’,唯凭一剑、一诀、一往无前之本心修为,碾碎诸般束缚桎梏!剑锋所指,即是大道所向!确得大道之威!”

  “然上清道盛于广开门庭,有教无类,乃至容忍带艺投师,致使宗门鱼龙混杂,英才辈出亦内耗不断。宗内财源日蹙,全赖向外不断发起开荒拓宇之战,方能以滔滔外压,强行弥合内部裂痕险壑。纵有忘尘道君这般经天纬地之才镇压大略,门内山头林立的隐患亦如沸水藏壶,稍有不慎便是宗基动摇!”

  随着陆城道人的话语,殿内气氛凝重,在座诸位长老、众多真传纷纷颔首。

  太清宗得道之原,玉清宗得道之纯,上清宗得道之威,各有得失利弊。

  这种弊端是客观存在,难以直接弥补的,便如玄真道君掌教宗门之时,太清宗就渐渐向得道之威的方向滑陷,固然取得奇效,但已经有往旁门路上前行之嫌。

  “三宗之得失,显于道,亦昭于行。我辈修行,当时时自醒,莫要坐而论道,空谈心性。”

  “谢掌教真人教诲。”

  明阙、明河、通真三位道君率先起身执礼言道。

  “谢掌教真人教诲。”

  其后玄清、玄商、玄虹,玉鼎、阴锦诸多修士,亦是如此执礼。

  陆城收敛神思,复归眼前山河之图,目光落在那两处被玄黑之气侵染的山府轮廓上。

  “我太清今日,经浴火之劫,复元之劳,一千六百年生聚,人才渐复,府库充盈。此两府迁徙之举,耗资靡费,人力物力耗费如山如海。然今日之太清,承劫运而兴,继往开来,此等移山填海之举,亦非不可承受!”

  “明阙长老。”陆城看向须发皆银的老道君。

  太上长老明阙道君起身,执礼拱手道:“掌教真人所料不差。老道座下弟子通智,四年之前已然出发,此子尚算善辞令通机变,已然与金石一族交涉数载。金石族人,体魄如精金神铁,性情刚强执拗,崇尚以金石交换地脉,视灵脉为母源。其族祖地偏远贫瘠,早已觊觎青峰、澜沧两府之下蕴藏的‘玄庚金母’与‘星核铁精’等天地奇矿久矣。”

  随着他的话语,殿内灵图上显现出通智玄君奔波于荒凉矿脉与金石族粗犷殿宇的身影。

  在画面中,通智指间灵光勾勒出两府山川地脉走向,其中几处关键矿点绽放着刺目宝光。而他对面,几位身高三丈、皮肤犹如暗金熔铸、双眸似两颗浑圆金刚石的金石族长老,时而摇头争论,时而目光炽热地盯着那几处矿脉光影。

  谈判并非一帆风顺,金石族初时寸土必争,胃口贪婪,索求无度。

  “通智深谙金石之欲,他并未一味退让,而是引入玉清宗在北疆边界发现的数条新生次级富矿矿脉消息。通智断言,若金石族不愿出‘公平’之价,玉清宗虽不善扩土,却必会重金雇佣擅长矿脉开采的他族,或上清好战之锋锐先行占据。”明阙道人捻须,眼中有赞许之意。

  “此举击中了金石族唯恐失去‘母源’机遇的执念,同时,通智代表我太清,承诺以最优价格向他们长期供应精炼金石所需的紫虚净火——此乃我太清灵脉衍生的独门淬炼灵火,对他们而言至关重要。”

  “时至今日交易已成!所得资粮,可以说是远超我等预期!数亿极品、上品灵石暂且不论,单是那一块块万载精金、星陨秘银、乃至微量混沌神铁的原始矿胎,其价值就足以支撑我太清宗千年修持!”

  四年之前,原本的计划是哪怕宗门吃亏,也要与金石族签下协议,出让土地,使他们抵挡蚩魔族的南迁。

  然而现在,太上长老明阙道君的弟子通智,已与金石族达成交易,不但卖出两府之地,并且赚来海量的灵石与大量高阶灵矿。

  “善!那么首当其冲者,将是”陆城抚掌赞道。

  “东极造化天宫!”通真道君接口,而后眉头微蹙:

  “然据暗探回报,当代宫主墨衍行,沉浸于‘千机百巧枢’之奥妙数千年矣!他醉心于追求傀儡之术的创生极境,门下禀报外务的通道几近闭塞。宫中虽仍有明眼之人,多次发出警讯。奈何这位墨宫主千载闭关,其闭关的‘天工秘境’外,大量布置由他亲手炼制的警戒傀儡日夜巡弋,非他主动出关,外人实难闯入报信。”

  通真道人叹了口气,继续言道:“墨衍行其人才情,于傀儡一道确为旷世奇才,据说他已突破前人桎梏,创造出能汲取修士部分修为神识的‘战意傀兵’,令东极造化天宫的‘百万兵甲’潜力再增。可惜,偏于一隅,不见全舆。

  纵有地利加持,傀儡机关凌厉,毫无准备之下仓促迎敌…”

  “如此来说,本座还要修书一封,提醒这位墨宫主一二了。”陆城闻言摇头苦笑。

  暗算东极造化天宫一招不算什么,但直接导致人族九宗之一,一宗灭门,无疑会使太清宗沦为众矢之地,这也与人族甚至太清宗的整体利益不符。

  “好了,此事本座自会处置,即今日起,通告北境诸执事,澜沧、青峰二府迁徙事宜,即刻启动!”

  “诺!”殿内诸多长老、真传弟子齐声应诺,声浪如潮,有众志成城之气象,使得太清宝殿都似在共鸣。

  陆城道人能够接掌太清宗,除了他为宗门立下的诸多大功以外,最为重要的一点,便在于明阙、明河、通真,玄真四位宗门大乘道君的突破机缘,都来自于陆城的补天丹。

  补天丹,号称后悔药,轮回草,可以让修士以最低的代价,重修仙路,进行弥补过往数千载在修行道路上所积累的遗憾。

  四位大乘道君,除了玄真道君亲自镇守古魔裂隙以外,另外三位大乘道君摆明支持陆城,太清宗上上下下自然一心,可以发挥出这个古老宗门庞大的力量,远远超过玄真道君当年掌教之时。

  澜沧、青峰二府,随着宗门一声令下,便是数以亿兆的人口开始迁徙。

  为了迁徙这些凡人,宗门调动了海量的人力物力。

  数以百计、体量庞大如山的“九天神行宝船”被从太清宗的归墟船坞中唤醒。船身古朴,铭刻着缩地成寸、咫尺天涯的仙道符文。

  每艘宝船都由一位至少化神境的修士驾驭,数十位元婴修士协同。它们在云层之下排开阵列,遮蔽天日。

  数百道由太清秘法催动、蕴含小须弥界特性的五色霞光,精准地落向预定的凡人城池、大型村镇聚居点。凡被霞光笼罩处,屋舍、田垄、连同无数惊恐又带着一丝对仙家敬畏的黎民百姓,都在温和的空间涟漪中被整体“打包”摄取,如长鲸吸水般汇入神舟腹内的庞大空间。

  孩童啼哭被灵雾抚慰,老弱皆被柔和的灵气承托,竟无丝毫颠簸之苦。

  地脉灵山的迁徙亦是重中之重,数十位精擅土行、木行大道的返虚修士承接宗门任务来到此地,联手施法。

  大地之上,无数身高百丈、由精纯戊土灵气凝聚而成的“搬山力士”虚影拔地而起,它们动作缓慢却坚定如山岳挪移,小心翼翼地将整条小型灵脉的“根须”从大地深处抽出、包裹,凝成一块块巨大的灵源髓晶。同时,青木灵气如同无数碧玉根系,在灵脉被抽出后的“创伤”处疯狂蔓延交织,编织成无比繁复的青木固灵仙阵,最大程度护持住脆弱的地基灵土,避免塌陷、地煞之气反涌等等灾祸。

  抽离的地脉灵髓被修士们以秘宝容纳,小心安置于特制的九宫镇灵玉匣内。

  并非所有生灵都需要舟船,一些生活在深山老林、险峻崖壁之间的异兽灵禽种群,自有门中精通御兽、画道的长老出手。只见他们展开一幅幅蕴含洞天福地雏形的“万灵图”,口诵真言,图卷迎风招展,化作巨大漩涡门户,对特定族群发出召唤。许多通灵异兽便自发携幼兽、衔灵植,化为流光投入图卷之中。

  画中烟云缭绕,山水隐约,自成一方小天地供其栖息。

  倒不是太清宗下手如此狠毒,要将两府之地彻底挖空掘尽,而是金石一族本就不喜血肉生灵、非自然的造物,这般搜刮干净,尽数迁徙带走,卖给金石族尽可能的原始风貌,也许这一族反而更加欢喜一些。

  随着时间的推移,太清宗的修士有条不紊如潮水般退去,留下一个庞大、破碎的全新地域,金石族庞大的、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石人队伍开进了青峰、澜沧两府,现在或许该称为“玄金原野”、“星核平原”了。

  得到渴求已久的辽阔土地,金石族与太清宗间,两个势力的关系亲善也是大幅提升。

  金石族甚至邀请陆城参加他们的族群庆典,陆城也是十分给脸面的带着萧玉虹、萧玉雪两位夫人前来。

  这是一场在人族修士看来惊心动魄、于金石族而言却是神圣庄严的仪式。

  数以万计的金石族人,赤膊上阵,他们的皮肤就是天然铠甲,用他们与生俱来的强大力量与控金神通,硬生生撕裂大地!

  没有精细的勘探与规划,只有对矿石本能的原始冲动。他们狂喜地吼叫着,将大块大块泛着灵光的矿坯搬出地面,迫不及待地将其融入自身的“母金”之中!

  更有数位长老级人物,联手将大股精纯的矿石精华与地脉元气直接打入选定之处,开始打造他们理想中的“不朽金城”。

  整个接收过程简捷粗暴而高效,带着一种近乎野蛮的、对天地的原始崇拜。

  与此同时,遥远的东极造化天宫。

  这里早已超越了凡俗目光所能企及的高度,罡风烈烈,足以撕裂精金,元磁乱流扭曲光线,在无边无际的深邃青冥之中,唯有一座庞大得超乎想象的“岛屿”,静静地悬浮着。

  它非是天然形成的地陆,而是由数不尽的巨大黑色玄石、遍布繁复符文的灵玉金精、以及无数以难以理解的方式联结运作的巨大齿轮与铰链所构成的一整片悬浮大陆。

  立于一处风眼上方,其主体核心,是一座巍峨得如同神魔居所的仙宫——东极造化天宫。

  整座悬空之屿,笼罩在一层氤氲不散、流动着七色霞光的云雾之中。

  这云雾并非死物,时而凝聚成巨大的环状结构缓缓转动,守护核心;时而散开,露出下方那精密得令人窒息的非自然地貌:流淌着熔岩般能量河道的铸造峡谷、如同森林般矗立着无数测试臂的演武平原、还有那吞吐着星辉般灵光的核心塔楼。

  而在通往主宫那扇堪比小山般巨大、以星辰精金熔铸并镶嵌着繁复几何图案的宫门前,罡风尤其猛烈。

  一位身着水蓝色云纹道袍的中年修士,正驾驭着一片形似莲叶的青色法宝,在狂乱气流中苦苦支撑。

  他的护身灵光被罡风刮得明灭不定,脸色苍白,额角隐有汗珠滚落,却很快被风吹干蒸发。

  他叫陈瑜,来自中洲“万象阁”,是负责东极造化天宫对外事务的宗门执事长老,他此次来,便是在为宗门出售灵物的过程中,察觉天下格局大势的变化,屡次上报无果后,几经思索,决定亲自来闯这宫主闭关之地。

  陈瑜催动法力,莲叶法宝青光大盛,艰难地抵近那犹如天碑般矗立的宫门。

  然而,距离宫门尚有数百丈远,宫门上方岩壁上凸出的一个巨大兽首雕像眼中,骤然射出两道冰冷、毫无感情的蓝色光束,将他牢牢锁定。

  光束扫过,一股无形的禁锢之力弥漫开来,陈瑜的身形连同他的法宝,瞬间凝固在半空,如落入琥珀的小虫,连一片衣角都无法再摆动分毫。

  “来者止步。”

  一个空洞、带着金属摩擦质感的声音直接在陈瑜的神魂中响起,冰冷无情,非是生物之声。

  紧接着,宫门侧方一道不起眼的暗格滑开,从中迈出一个身影。它并非血肉之躯,而是由某种近乎透明的晶体与流动着液态金属光泽的骨骼架构而成,关节处精密得纤毫毕现。它的胸腔之内,悬浮着一团不断旋转的、散发着柔和蓝白光芒的能量核心。

  这便是造化天宫千年来最常见的“门神”:战意傀兵,据说它们已经有了初步的灵性,甚至可以自主学习进化,拥有了一部分生灵之能。

  战意傀兵走到僵硬的陈瑜面前丈许之地停下,它的“脸”是一块光滑的晶板,上面光影变幻,凝聚成两个毫无波动的古老篆字:“身份。”

  陈瑜心中焦急万分,神识艰难挣扎,试图传递信息:“我乃负责中洲万象阁的执事长老陈瑜!有十万火急要事,必须面见宫主!西北大势异变,隐有滔天魔影引而不发,恐有席卷天下之灾!此事关涉灵界苍生,亦关乎宗门生死,我自知位卑言轻,恳请守卫通禀宫主!”他想要叫喊,却被那禁锢之力死死压制,只能将蕴含此信息的神识波动剧烈地冲击传递出去。

  那傀儡守卫的晶面微微闪烁了几下,似乎在处理着这条信息流。数个呼吸后,冰冷的声音再次回响在陈瑜神识中:“身份验证。万象阁陈瑜,持有凭证确认。”

  陈瑜刚燃起一丝希望。

  下一句话将他打入冰窖:

  “求见信息登记完毕,身份等级不足。宫主正在闭关清修,外务隔绝。天宫闭锁,谢绝一切访客及无关传讯。速退。”

  禁锢之力瞬间消失,陈瑜连同他的莲叶法宝被一股柔和但不容抗拒的巨大力量向后推开了足足千丈之远,脱离了宫门禁制的核心范围。

  “宫主!”陈瑜稳住身形,顾不得狼狈,再次鼓起全身法力高呼,声音在狂暴的罡风中显得渺小而绝望:

  “魔劫将至!非宫主举宗门之力持天宫神器不能抵挡!恳请…”

  然而,那晶面守卫已然转身,无视他的疾呼,步履稳定地走回暗格。

  巨大的宫门依旧冰冷紧闭,门上的古老符文静静流淌着微弱而恒久的光泽,仿佛隔绝了两个世界。

  唯有那高悬的兽首雕像,冷冰冰地注视着下方如同蝼蚁般挣扎的陈瑜。

  陈瑜的脸色煞白,不仅仅是法力的巨大消耗,更有一种深入骨髓的无力感和恐惧。

  他知道宫主深居天工深处,醉心于那些惊世骇俗的造物已有千年,对外界变化毫无兴趣之事早有耳闻,但亲身体会,依旧让他心头寒彻。

  这堵门,阻隔的并不是自己,而是东极造化天宫的万载基业!

  “宫主,求宫主见我一面,只求宫主见我一面,陈瑜死亦可安!”

  这名忠心耿耿于宗门的执事长老,在天工宫阙之外嚎哭惨叫,急火攻心之下,喉头一甜,一口口鲜血溢出嘴角,却仍是难以撼动那厚重的黑门。

  “为何?为什么我东极造化天宫高修无数,却无一人看得明白,太清宗迁徙亿兆之民,让出两府之地,却已把蚩魔族南迁的兵锋,抵到了造化天宫的脖子上!

  宫主,您听一听吧,听一听吧!”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