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高振东在解决一些小问题时的特色,效果立竿见影,原理简单,如果他不想起来,一般人还真想不起来,但是他一说出来,几乎绝大部分有相关经验的人都能看个一二三。
就连防工委领导也能看懂,他可能不见得知道那两个大筒子上的螺旋叫做阿基米德螺旋,但是他能知道这东西到底靠什么往前跑的。
唯一问题就是,坐这车的同志可能很开心,不过开这车的同志大约会有点难为情,谁看见过开着一玩具在地上飞奔的?
一边想着,一边听着展阳重机的同志们的汇报。
“……这个车在雪地、泥地、沼泽的效果,应该非常好……”说实话,展阳重机的同志在看见这家伙之前,自己都想不到会有这个效果。
这话让防工委领导仿佛想起了什么。
等到展阳重机的同志们兴高采烈的离开,他抓起电话拨了出去:“我给你个东西看,你们不是觉得战士们在交通不便的地带巡逻补给不方便嘛?你看看,我们的新式武器咋样。”
说完,他放下电话,把那辆怪车的图纸扫描了一份,发了出去。
没几分钟,他的电话响了起来:“这个车,你们能生产多少我们要多少!”
这话要是搁21世纪,不管是谁都不敢说出“生产多少要多少”这种话来,毕竟我们真是逼急了放开了干,这种级别的车子一天能整出上万来是一点儿都不夸张,谁都吃不下这个产能。
但是这才几几年?同志们清楚得很,就我们现在那点产能,生产出来那一点量,除了一些特殊单位之外,其他单位不靠抢那是到不了手的。
防工委领导笑了起来:“你想得倒美,哪儿可能。地勘什么的同志也要用这个东西的,这东西在西疆等地还是很好用的,那边地勘、探矿受限,首先就是交通受限,这东西能为他们助一把力。”
西疆资源很多,同时因为三山夹两盆的地形,海拔也不低,冰川融水加上蒸发量大,戈壁、沙漠、碱水、水网、雪地、非永久冻土那是一样都不缺,而且相互交错,星罗棋布。有这东西,在西疆部分区域工作的同志就方便多了。
说实话,高振东自己都没想到这个,对他来说,这年头找矿啊什么的应该不会往那个方向去,主要是实在太偏太远太苦。
但是他并不知道的是,自己的一些无意中的帮助,却是悄悄的将地质资源工作悄悄的向前推了一大步。
毕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他零零星星的提供了饮食、保障、地勘、交通等不少先进工具,有了这些东西,我们的同志们能做的事情自然就更多。
“那行吧那行吧,别忘了,还是要尽量向我们倾斜哈。”
边防部队的同志乐呵呵的道。
“知道了知道了,现在就等展阳重机的同志们努力了。”
发动机、结构原理、核心材料这些都是现成的,防工委领导对此并不担心。
时间还没出六月,在雪域高原的上空,一架巡逻机正在空中飞行着。
这是一架图4改装的巡逻机,随着别6巡逻机在部队里的大量使用,图4的任务就变得轻松了许多,它们主要被部署在别6上不去的地方。
不是陆地,而是高原。
别6虽然是水上飞机,但是并非没有陆上起降能力,再配合它的大航程,加上国内并不缺乏较大的水体,所以别6几乎能控制住国内所有需要它进行巡逻的空域。
但是雪域高原它是真上不来,6100米的实用升限,在雪域高原实在是有些捉襟见肘,能用,但是如能。
但是图4就不一样了,这家伙比它的原型B29飞得还高!达到了12000米以上,这在雪域高原就显得可贵起来。
飞机上,除了雷达、光学侦察巡逻装置之外,还携带了一些必要的别的东西。例如,基本的电侦设备。
虽然和电侦船是没法比,但是对付这个方向上的可能的敌人,倒是问题不大。
而且电侦装置在这里非常必要,这里山高谷深,主要面对的敌情,是渗透潜入,边境线上地形复杂,光学和雷达有时候不见得能发现的踪迹,反倒是电子侦听能发现不少。
“组长,那个信号又出现了!你听!”一位同志从座位上转过头,对巡逻组长汇报道。
这是一个今天突然出现的新信号,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还没有解密,知道有信号,但是听不懂。
不过这问题不大,架不住我们现在对信号有了存储起来,慢慢解密的手段。
而这个加密信号的出现,反而更加让我们的同志们警惕心提高到了极限!
正常情况下,在这里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特征比较高级的电磁信号的,现在既然出现了,那就说明必定有问题。
事出反常必有妖,老祖宗早就告诉过我们。
所以他们一边努力的解密着这个信号,一边努力的再次搜寻着这个信号。
好在解密不是太大问题,我们在南部海域,是成功解密了花旗佬的海军加密电台信号的。
虽然这个信号的源头不是花旗海军,但是技术却是差不多的,还没等重新收到信号,这个信号的加密方式已经被快速破解出来。
对于数字设备来说,模拟加密方式就是一些相对有限的组合,有了跟踪跳频的能力和数字处理能力之后,这东西的加密作用相对有限。
而现在,信号再次被捕捉到,并且还被成功解密。
“我听听!”巡逻组长抓起了耳机。
侦听操作员将解密后的录音送进了他的耳机,他皱起了眉头:“听不懂,但是听起来不像是英语。”
能肯定是一门有一定系统性的语言,但是听不懂是什么,对面最大的假想敌的官方语言虽然五花八门,但是对他们来说最高级的就是英语,所以大家对英语相对比较熟悉。
他没有犹豫,让侦听操作员将录音公开放出来:“同志们都听听,看看听得懂不。”
一串语音放出来,飞机上一位同志“啊”了一声。
“你能听懂?”
“能,这是我们自己的语言,高原上的本地话啊。”
这才是真的灯下黑,他们轮驻这里的时间并不长,除了少部分同志之外,对这个还真不熟悉。
但是能听懂就好。
“他们在说什么?”
“大概是已经埋伏就位!”能听懂的同志这句话瞬间就让巡逻组长皱起了眉头,他嗅到了一丝危险的气息。
“信号位置!”他转头看向侦听操作员。
图4特庞大的机体,为无线电定向定位提供了很好的工作条件,天线长度、间距都能做得更大。
所以位置也被我们抓得很准。
“方位XXXX、YYYY。”操作员报出的位置瞬间就让熟知地形的巡逻组长心里就是一惊。
“它在我们这边!!!”虽然飞机因为尺寸、成本所限,没有安装电子地图等先进装备,但是他还是一下子就在纸质地图上用铅笔戳出了一个点。
在我们这边、“埋伏就位”,这两个信息交织在一起,他们想干什么已经昭然若揭。
这个信号是怎么来的,同志们已经顾不上了,每延迟一秒,就可能有同志陷入危险。
巡逻组长立即启动了越级程序,不再准备等待向上请示的结果。
“你马上将这个情况上报高原指挥中心!”他先向通信员下达了指令,然后自己抓起话筒。
“如有在方位XXXX、YYYY附近、或者行进路线可能通过该区域的同志,你部存在可能遭到伏击的可能。请立即暂时停止行动,并与我机或你部指挥机构联系。”
在他反复喊话的同时,通信员在将向上汇报的工作做完之后,也将他的喊话内容输入战术消息系统,群发了出去。
而图4自己,也开始向着这个区域运动,此时,它作为巡逻机的唯一不算是缺点的缺点展现了出来——有点慢。
作为不需要直接参战的机种,飞得慢点本来不是什么问题,不过在这种想赶过去救人的情况下,就显得有些慢。
在这个区域的所有同志,都将会收到这条消息。
“哔哔哔……”
在群发范围内的很多单位,战术消息通信机上都响起了同样的告警声,这让不少同志把心提了起来。
指挥中心,一名值班指挥员收到消息之后,几乎没有任何迟疑,迅速下达了命令。
“东线机场,战7两架,攻5一架,立即赶赴上报区域。”
从距离上看,从东线机场赶过去,距离要近一些。而上报的区域依山傍谷,正好是我们一条公路必经之地,山高谷深,地形险恶,对方想要做什么此时已经很清楚了。
“距离上报区域最近的直升机场,米4两架,各携带1个步兵班,立即赶赴上报区域。”
这里情况特殊,所以在河谷地带的里,已经有一定余力的我们,还是部署了一定数量的直升机,现在直升机就正好派上了用场,但是这个机场距离事发地,依然有200多公里。
天上的图4特虽然不知道地上我们到底有什么,但是指挥中心是知道的,他们甚至还知道大致的位置和力量组成。
那是一支运输车队,并非没有战斗力,但是在这种地形,被有心算无心之下,大概率是要吃亏的。
一时之间,所有的力量都在赶向这个小小的山谷,而山谷里的同志也并非一无所知。
指挥中心的指令他们现在是收不到的,地处山谷,信息封闭。
但是天上的飞机下发的消息他们却是收到了。
山谷里是一个汽车班,一共4辆车。
负责指挥的车里,汽车班长看着闪烁着红光和急促的“哔哔”声的战术消息通信机,这是最紧急的消息。作为班长和全班唯一一台战术消息通信终端的操作者,他非常清楚这些东西。
也就是这里情况特殊,而且汽车运输极为重要,否则正常情况下,一个班是不可能配发一台这东西的。
他迅速浏览了一遍消息的内容,仔细核对了一下消息末尾处的信源验证成功几个字,马上抓起了电台:“全部停车!”
他们携带的电台远了不行,但是在车队里还是很好使的。
四辆车停了下来,班长再次在电台里下令:“各车派一个人到我这里来!带枪,实弹上膛,穿防弹装备,注意观察四周!”
这里距离通报的地点还有几公里距离,蜿蜒的河谷里,对方根本看不到这里,作为经常在这一带执行来往穿梭的运输任务的班长,对这一带的地形熟悉的很。
既然如此,就请同志们来一下,当面说能说得更清楚,而且少用电台也减少被侦听的可能。
其他几台车的同志仿佛都感受到了事情不简单,一种战斗的兴奋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
毕竟现在行进一切正常,也没有其他任务,也没有车子抛锚,而且还要求荷枪实弹注意周围,那没有别的可能性。
尤其是那句“穿防弹装备”,那套东西好是好,前两年打身毒人的时候发挥了不少的作用,但是份量可不轻,如果不是有需要,班长是不可能专门叮嘱这一句的。
几辆车上一阵悉悉索索的声音响起,“哗啦”的几声枪栓声之后,几位同志迅速从其他三台车上下来,一边警惕的观察着四周,一边迅疾的拉开战术动作,上了第二辆车,班长就在这辆车。
“同志们,有新情况!”班长指着面前的通信机,向挤上车的同志们道。
班长一边让一位同志尝试着联络飞机和指挥部,一边向同志们介绍着情况。
他们携带的电台功率毕竟有限,并非战术消息通信终端这种经过特化设计的设备,电台一直没有喊通,不过一条表示“消息收到,正在执行”的规约制式短语倒是通过战术消息通信终端发了出去。
而天上的图4特收到了这条消息,还定位了这条消息的发送位置。
“那边果然有同志,他们收到消息了!”这让飞机上的同志们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