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式卫星一切顺利,这让同志们有了新的想法,也许大概……是不是能让白熊这套返回式卫星技术回归本源?
当高振东接到防工委领导电话的时候,人是有点懵的,主要是领导上来第一句话就让他万万没想到。
“从你个人意见来说,你对载人航天现在是个什么想法?”
高振东人都懵了,想法?没想法。
他对载人航天是真的没想法。
“领导,这事儿不该问我吧?这可是大事情。往天上打东西别看打的东西一个个的没多重,但是价格贵得离谱。”
花钱,这就是高振东对载人航天暂时没什么想法的原因,这玩意儿太花钱了,而现在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多。
“该不该问你这事儿你别管。类似的同志我们都会问一问,这个事情来得有些突然,也没想开会,先看看大家的意见是个什么情况再决定下一步。”
高振东沉吟了一下,很郑重的道:“从我个人的意见角度出发,我是不赞成现在就搞载人航天的,这个事情对于现在的我们来说,还是有些太过沉重了。而且,收益暂时不大。”
“收益不大?”
高振东道:“对,收益不大。首先第一个很明确的、看得到的收益,是国家声望、政治上的收益,但是我们知道第一个成功实现载人航天的,是白熊,第二个,是花旗,因此在这方面,我们即使实现了载人航天,也就是个老三,意义不是很大。”
“那有没有可能,我们不搞的话,会变成老四、老五呢?”防工委领导问道。
要是说这事儿高振东可就不困了,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实际上,哪怕到了他穿越的时候,全世界拥有自主研制的载人航天器的国家也只有三个,毕竟这件事情上千古的白熊和后来的毛熊是一家,不能分开算的,除了这三家,其他的全是蹭的。
上三常的含金量可不是吹牛逼的,所以高振东才对“老三”这件事情不急不慢,不用急,给他们几十年时间,第三名还依旧是我们。
不过他总不能给领导说这事儿我上辈子知道,而是正经的分析了一番。
“领导,我觉得载人航天这件事情,难度很大,投入资源很高,除了白熊和花旗因为出于冷战竞争的原因,会不计代价的投入搞这个事情之外,剩下的也就只有我们有可能了,所以这个事情我个人是觉得不急。什么高卢鸡约翰牛,他们都不行。”
其实就连财大气粗到花旗地步的,搞起航天来也是肝儿颤,阿波罗登月的土星5火箭一发的重量相当于一条驱逐舰,价格相当于一条航母,那真是地主家也没余粮啊。
至于这货这么大,那必定堆积如山的设计资料在传闻中是怎么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的,那就是另外一回事。
说得难听点,那么大一堆资料,就算是烧,也得烧上好几天,怎么就没了。说一说世界是个巨大的草台班子这件事,也许是真的。
“你这么看不起他们?哈哈哈。”领导笑了起来。
“呵呵呵,我还真看不起他们,尤其是约翰牛。这两家在殖民体系被完全拆分之后,根本没有能力支撑起全面出击、在各个领域都保持先进所需的资源。他们必定只能有所选择和侧重,尽量保留部分优势领域而已,而载人航天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必定不会在这个方向上发力。特别是约翰牛,说得难听点,他们连维持基本体面的能力和决心,都在慢慢丧失。”
高振东说得是头头是道,反正有未来几十年的事实做依据,他说起这事儿来是一点儿不带心虚的。
至于这个略微改变的世界里,约翰牛是不是能有本事蹦跶起来诈个尸什么的,高振东完全不担心。他们已经死硬了,这咸鱼是绝对翻不了生的,就好像炸鱼薯条里的鳕鱼一样。
“嗯……你的意思是,这个第三名迟早是我们的,我们不妨把目光往后放放,适当的时候再去拿?”
“对,所以我觉得在形象和政治方面的利益,我们可以不急于一时。而在技术收益方面,我个人觉得当前搞载人航天也不是很好的选择。说穿了,我们现在没有那么多的、需要人在太空中进行操作试验的科研目标和行动需求。仅仅是为了把人送上天而送上天,我觉得在当前阶段意义不大。”
科研需求支撑不起载人航天对资源的消耗,让这件事情显得有些盲目,这是高振东在当前对载人航天没有什么兴趣的另外一个原因。
没那么多事儿干,仅仅是为了送个人上去给全世界看,那就没什么意义了,何必浪费那个钱。
高振东的话,让领导想了好一会儿。
“嗯,你的话有道理,我们还是要从国民经济的角度出发,本着对人民的钱负责任的态度去考虑这个事情。”
对于高振东那随时在线的理性思维和“该省就省”的习惯,领导还是很清楚的。振东同志对于该不该花钱有自己的判断,而且一直保持着这种警惕,不管结果对不对,至少他的方向是没问题的。
“我觉得现在主要是把精力放在卫星的研究发展和使用上,对我们的航天事业促进更大一些,而且也能更好的为国计民生服务。如果非要搞个大的,那不如……”
“那不如什么?”
“那不如往月亮上扔个探测器,证明我们有能力探测月球也就行了。”高振东笑道。
上去挖土暂时是不可能的,但是扔个探测器上去拍点儿照倒也不是不行。
“月亮?那不是更花钱?”领导被高振东说得笑了起来,这事儿比载人航天还花钱。
高振东也笑了起来,这事儿领导肯定没他清楚。
“不不不,如果把探月分成绕、落、回三个阶段的话,那“绕”这个阶段仅仅是扔个探测器到月亮上转一圈,看一看,拍点照,技术难度并不是特别的高,至少没有载人航天花钱。这本质上就是轨道的转移,而轨道的转移技术我们是有的。而往月球上送一个小探测器所需要的火箭运力也不是非常的大,至少比起现在的卫星发射能力来,没有数量级上的差别。所以综合下来,绕月所需的技术和资金多多少少还现实一些。载人航天就不同了,别的不说,一整套保证人能安全回来的维生保障系统,就不是一般的花钱。”
在高振东看来,安全是最重要的,当然,冷战上了头的白熊和花旗对这句话肯定有不同意见。
“有点意思,绕月、落月、返回,你把探月的三步想得很明白,划分得很清晰啊。看来你平时一定没少考虑这方面的事情。”
领导对高振东清晰的思路赞誉有加,正因为如此,高振东既然是经过深思熟虑提出来的建议,就更有参考意义了。
绕月搞不搞先不说,载人航天方面的确是值得深思熟虑。
“嗯,以我们当前连在沙漠中拖一颗返回舱回基地都磕磕绊绊的现状,有些事情也许的确急不得。”领导想起今天这个返回舱艰难的归家路,忍不住发出了感慨。
高振东一听愣了:“啊?还有这事儿?”
对于他来说,对于卫星回收的印象就是在电视和网络中看到的,空中一朵伞花打开,然后一辆越野车风驰电掣般赶到的画面,还真没想过这件事情会有什么问题。
“啊,情况是这样……”领导顺口把情况说了一遍:“……别说沙了,后来回到基地这边接近沼泽,又陷了两次。”
高振东一听笑了起来,这事儿吧,他还真有办法,而且效果立竿见影,绝对花不了多少时间就能一举解决。
这东西七十年代出现,主要是白熊的脑洞开得大,至于技术难度还真没多大,甚至高振东都不用去翻系统,把记忆里的东西说出来就行。
“领导,你找个做特种车辆的厂子来找我,我绝对给你解决得妥妥当当。”这种东西生产不会太多,京汽厂去搞就有些没必要,分散了京汽厂的精力和资源。
高振东的话让领导又惊又喜,惊的是这小子反应也太快了,自己刚说完他就有办法?
虽然他一向都很有办法,但是这个速度还是太惊人了,几乎是自己话音刚落,他就开始开口要厂子,这中间除了自己说话的时间之外,根本没有多余的思考时间。
喜的是高振东既然敢开这个口,那他大概率就真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别管他花了多少时间,但是解决问题这方面,他只要开了口,还没有失手的时候。
虽然这是个小事情,可是一件大事不就是一件件小事累积起来的嘛。
领导反应也很快,马上就找到了一家合适的。
“这样,三线那边,在黔阳新成立的展阳重机厂,正好就是搞这个的。他们的技术负责人正好在京城汇报建设进度,我让他们来找你。”这东西的程度,大概就是高振东顺手帮个忙的级别,领导也很是随意。
高振东一听,却是想起来了,这个厂子他知道,做的东西在常人眼里颇有一些稀奇古怪,自己上辈子去山里玩的时候,还看见过他们的铰接履带越野车试验车正在路上跑试验。
从专业领域和发展脉络来看,还真合适。
领导安排完,突然笑了起来:“都传说你是黔山人,看来的确不假。展阳重机刚建设好,你就给他们把新工作都安排好了。”
展阳重机的同志速度很快,正好就在京城汇报工作,防工委这头刚通知完,没一个小时他们就赶到三分厂来了。
“总工,这里是十七机部的吧?叫我们来这里干啥?”
“来取经!委里的同志说了,有个新型特种车辆要搞,我们来这里学技术。”
“不是,这东西也犯不着向十七机部的同志学技术吧?专业都不一样啊。”
“叫你来你就来老实学,至于为什么,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进入三分厂,一路上的层层手续让同志们感受到了一点不同,这比他们厂的规定和流程严格太多了,不对劲,这个地方不对劲。
当他们看到高振东的时候,更不对劲了,这位同志年纪不太大,但是一路上严格的手续感觉和这人的年龄有点儿对不上。
“同志们好,我姓高,是这个厂的总工。”高振东自我介绍道。
“高总工好。”展阳重机的总工带着两位搞技术的同志和高振东一一介绍。
坐定之后,高振东也没多说别的:“今天来,是有个任务,任务的基本情况,防工委的同志有没有给你们介绍过?”
“介绍了,说是想要研究一种能在河网、沼泽、沙地、泥地、雪地都能跑的车子,而且还要有一定的载重能力。”
说起这个要求的时候,展阳重机总工的眉头都挤到了一起。
这个要求简直离谱,水陆两栖也就罢了,沼泽、雪地、泥地这种东西可不是一般的难搞,而且还要求都能跑、能载重。
这什么都要的架势,比部队里的同志还难对付。
“对,就是这么回事,你们有没有什么想法?”虽然是自己解决,不过高振东还是想听听同志们的意见。
“想法倒是想过,但是觉得都不靠谱,这不,找您请教来了。”
展阳重机的同志这话也不是吹牛,他们真想过,但是真没想好。
“……气垫船,在这么多种复杂的环境下可靠性和耐用性都堪忧。所以我们思来想去,只有把车子的某些部件做成模块化的,现换。虽然需要一定的转换时间,但是好歹能解决问题……”
高振东摇摇头:“不行,使用这个的同志,希望无需转换,能直接无缝衔接的在这些不同的地形地貌上使用。否则遇到冰川、非永久冻土、戈壁夹杂的复杂地形,那根本就没法用。”
“那我们就实在是没办法了。”这个车子的要求实在是太刁钻了。
高振东笑了起来,笑得很厉害,他不是在笑这些同志,而是在笑白熊脑洞大开。毕竟那个方法如果不是白熊脑洞大开,他自己恐怕也不见得想得到。
“这样,我教你们一个办法,你们看……”
高振东顺手抓过一张纸,在纸上画图。
看着高振东笔下画出来这个怪物,同志们瞠目结舌。
这玩意儿能算车?这东西能跑?
事实上,这东西真的能跑,而且还跑得不算太慢,两台70马力发动机,地面65km/h,水面16km/h。
“这两个浮筒外面这个螺旋你们应该知道吧,阿基米德螺旋,古代用来抽水的装置。实际上,我只是把抽水这个动作变成往某个方向推车身。”高振东笑道。
同志们都不傻,这个东西的原理也是极度简单,简单到窗户纸一捅破,就都能彻底明白的程度。
“高总工,您这个想法也太天马行空了。”
“神了,只要这两个筒子是空的,那就有足够的浮力实现在上述地形上跑的能力。”
“两个筒子向相反方向转,就能驱动车子向某一方向前进,如果各自转的方向反过来,那就是倒退。”
“转弯可以靠两个筒子的转速差来进行。”
“不止不止,如果两个筒子往同一个方向转,这车还能横着走!!!”这个车子能往四个方向上跑,这也是它的绝活儿。
这个车子别看奇形怪状,但是在沼泽泥地雪地水网的确贼特么好用,白熊一直用了很多年。
高振东笑道:“当然,唯一的问题,那就是这个车坐起来可能不会太舒服。”
白熊那帮人,什么时候考虑过舒服不舒服的事情。
“能管用就行,这真是太绝了!不过这个车子在硬路面上可能跑起来有些问题,路面和浮筒都会被磨坏。”
高振东点点头:“对,这两个筒子设计上是铝合金制造,磨路面厉害,同时自身也不是非常耐磨。所以我的建议是,当万不得已需要通过较长的硬化路面的时候,就找一台车子把它拖过去。”
这也是白熊的解决办法,简单粗暴。
好吧,高总工想法虽然绝妙,但是凑合起来的时候也是真凑合。同志们一下子感觉又走入了另外一个极端。
但是同志们看着这个车子,越看越妙。
“我们回去就马上开展工作!”细节部分就不需要高总工来浪费精力了,他们自己回去解决。实际上这个车子最精妙的地方就是它的结构和原理,至于其他反倒是好办,同志们自信能解决。
等到展阳重机的同志们回到防工委招待所,心里好奇的防工委领导找他们把高振东的设计图要过来看的时候,被高振东的这幅图一下子给整不会了。
目瞪口呆,瞠目结舌,不外如是。
“这东西……这也太绝了!”
还别说,虽然第一眼看上去丑,但是多看两眼还觉得慢慢顺眼起来。
最主要的是,这东西真的能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