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2559 吞金兽啊

  正月初八,周一。

  九部,会议室中。

  杨小涛一脸欣喜的坐在主位上,看着一旁王灿介绍着众人,心里是抑制不住的高兴。

  “杨部,李书记,叶院长,这三十位同志都是我们的精英骨干啊,你们可得好好照顾好啊!”

  等王灿介绍完,宋老在一旁开玩笑说道。

  杨小涛立马点头,“宋老,您放心,我们九部对待工人同志绝对是一碗水端平,一视同仁。”

  “而且,对待特殊人才我们还会给予特殊关照,保证让同志们安心无忧的投入到研究当中。”

  说到这里,杨小涛看向众人说道,“对于大家的安排,我们第九机械工业部将会成立通讯卫星研究所。”

啪啪啪  掌声响起。

  不少人听到杨小涛这样说,原本木楞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

  他们不在乎在哪儿工作,他们在乎自己干的是什么。

  只要能够继续研究卫星,在哪儿都一样。

  “在座的诸位就是研究所的一员。”

  杨小涛继续说道,然后看向王灿,“同时,任命王灿同志,成为研究所的所长,带领大家继续研究。”

  随后又是热烈的掌声。

  有杨小涛拍板决定,在场的众人心里都是松了口气。

  如今又宣布了王灿作为他们的所长,这心就更踏实了。

  不少人也放下先前的成见,做好融入九部的准备。

  先前中科院公布这件事的时候,就引起了轰动。

  其一,九部这段时间的成绩有目共睹,九部的实力在几个机部中也算是不俗,尤其是在新兴领域里展现出强大的潜力。

  其二,九部对待新鲜事物研究的支持态度跟力度,也是国内少有的存在。

  其三,九部的护犊子也是出了名的,尤其是杨小涛这家伙,当年一句话,整个四九城半数的工厂工人跟着响应,直接将那些娃娃学生给压了下去。

  到现在为止,那些学校里还传着各种各样的流言呢。

  这进了九部,只要不犯错,可以说比在中科院还安全。

  最后就是九部的待遇了,能够成为九部的研究人员,待遇自然不会差了哪去。

  这样好的环境,要说不心动那才是怪事呢。

  最后还是宋老出面,带着陈芳王灿将人员筛选两遍,最后才选出来三十人。

  不过这三十人在有心人眼里,只要稍加琢磨就能发现其中的规律。

  凡是被选中的,基本上都是平时在中科院不太爱说话,交际也不多的人。

  而且这些人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肯干活。

  简而言之,就是老实本分。

  众人猜测,这应该是九部给出的条件。

  但他们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宋老跟陈芳的主意。

  他们这样做目的很简单,将核心的人员送去最安全的地方。

  在他们眼里,九部的研究院比起中科院安全多了。

  其他的不说,你看过谁家保卫处有坦克的?

  至于态度,最起码对待九部的工人也要比中科院的学者好吧。

  见面会结束,杨小涛就让韩三凤过来接手,带着王灿一行人去了研究院,杨小涛则是跟陈芳宋老一起进了办公室。

  刘丽雪熟练的端茶倒水,娄晓娥在一旁整理着文件,新年开始,事情特别多。

  “你们真打算做这个卫星?”

  宋老端起茶杯喝了口,一旁的陈芳也看过来。

  “嗯,事情到了这一步,要是不做的话,我们的卫星电话怎么办?”

  杨小涛淡定的说着,当然还有一句话没说。

  未来是信息的时代。

  通讯卫星必须要做。

  而且这玩意越多越好。

  “这玩意不好做,尤其是花钱跟流水似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

  宋老见杨小涛如此肯定还是开口提醒道。

  杨小涛听了默默点头,然后拿起桌上茶杯,“技术方面我倒是不担心,毕竟咱们有成功的经验,现在又有陈伯王叔他们帮忙,做出来应该不成问题。”

  杨小涛这样说也是有信心的,毕竟国内的能人还是很多的,尤其是现在的人都怀着一颗报国之心,哪怕面对没有接触的研究项目,也肯俯身研究。

  正是有这么多默默付出的科研工人,杨小涛才有这底气。

  可随即杨小涛又露出一抹愁容,“但这成本也太高了!”

  听杨小涛这样说,宋老和陈老都是齐齐点头。

  “是啊,这成本确实不少。”

  陈芳感慨一句。

  虽然没有明说,但上级的态度变化他们还是能够感受到。

  对于科研卫星的研发事业,已经没了当初的那种热情与投入。

  当然,并不是上级不想做,而是现如今国内的情况决定的。

  国内基础建设还没做好,温饱问题还没解决,教育,医疗甚至农业上都需要大把的钱来支持建设。

  更不要说军事力量的建设了。

  哪哪都需要钱啊。

  他们中科院该做的都做了,也有了荣誉,为国争光了,也该,歇歇了。

  陈芳这样想着,宋老也是差不多心思。

  要不是突然窜出来个九部,他还真想就这样隐退算了。

  可九部的出现,让他多了个选择。

  多了个借鸡下蛋的选择。

  “对了,宋老,陈伯,这总是说花费很大,投入很大的,可到底花了多少?你们这有数吗?”

  杨小涛突然问道,他也想得到个参考值。

  两人对视一眼,随后宋老开口说道,“如果说,单纯的制造一颗卫星的话,倒也还行。”

  杨小涛有些听不明白,然后就听宋老继续说道,“第一颗东方红投入研究、生产的资金有两个亿!”

  “上次发射的实践一号,算起来有三个亿!”

  杨小涛轻轻皱眉,这价格有点贵啊!

  不过他也没说。

  宋老继续道,“如果再算上人员的费用,消耗的物资,还有火箭那方面的消耗。”

  说到这看向杨小涛,“上次发射的实践一号,前后研究了两年,期间还出现过几次事故,再加上火箭的费用,总共算起来已经达到了上百亿!”

  杨小涛瞪大眼睛,有些不敢相信。

  “这么烧钱?”

  陈芳在一旁说道,“你以为呢?”

  “这小玩意从外面看起来就是个普通的铁球,但真要细算起来,这就是个吞金兽。”

  “而且搞不好失败了,那就全打水漂了。”

  “就像你们提供的太阳能电池板,本身就占了一部分成本。”

  闻言杨小涛闭上嘴了。

  太阳能电池他还是知道的,给中科院提供的大型太阳能电池板可是耗费巨大,不仅占用了计算机研究的高纯度硅份额,甚至还影响了计算器的生产。

  贵,是有道理的。

  毕竟杨小涛不能白送啊!

  “还有你上次送去支援的五百万,我们都用在材料补贴上了,就这样还欠着地方工厂呢,我们现在正想方设法还债呢。”

  宋老在一旁忧心说道,这让杨小涛更是心里咯噔一下。

  他没想这么多,就想着将架子搭起来,然后干点实事,建设革命,做点贡献。

  可现在,他才理解透彻大伯说的,建设更难是什么意思。

  见杨小涛眉头皱起,一个人沉默,两人也知道不好多说。

  不过他们都清楚,杨小涛不是轻言放弃的人。

  这家伙打定主意做的事,在九部,没人能阻拦。

  宋老沉默一会儿这才开口道,“对了,听说这次谈判咱们还赚了四十亿,这换算起来得一百个亿吧,你没去打听打听?”

  说到这,杨小涛露出苦笑。

  “这钱就甭指望了。”

  宋老两人看过来,杨小涛这才说道,“那钱一半要留着储备用,另一半也有了用处。”

  两人都是无语。

  “没事,一口吃不成胖子,这件事我们慢慢来。”

  杨小涛并没有气馁,钱都是挣了花的。

  何况又不是一次性拿出那么多钱,怎么也有个转圜的余地。

  “总之这卫星的事情你心里有数吧,要是实在困难就往后延一延。”

  “车到山前必有路,别想多了将自己整焦虑了。”

  陈芳提醒道,杨小涛跟着笑笑,“放心吧,我知道。”

  三人在办公室里聊了一会儿,杨小涛这才将两人送走。

  中午,杨小涛在九部热情招待了王灿等人,一顿饭下来,酒没喝多少,但大家的关系却是拉近许多。

  尤其是研究院的人,很多都是在领域里有名气的,大家平日里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就像王灿跟束兴北两人,都是听说过对方的名字,但在一起碰面还是上次去发射基地。

  还有韩三凤,别看他一直都是四九城,但中科院大部分人都没见过。

  这次在酒桌上,你说一句干什么的,我来一句哪的人,最后还有人吆喝着有没有校友.

  关系一旦拉近,这感情也就培养起来。

  下午。

  杨小涛在刚成立的通讯卫星研究所里开了个会。

  参加会议的除了王灿等人,还有研究所的院长叶老,副院长韩三凤,以及与卫星工作相关的束兴北,王坤等人。

  “同志们,咱们在这里先祝贺通讯卫星研究所的成立。”

  杨小涛带头鼓掌,下方众人立马用力拍着。

  随后杨小涛介绍道,“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个疑问。”

  “就是咱们为什么叫通讯卫星研究所?这卫星种类那么多,为啥就只叫通讯卫星了?”

  下方众人登时有了猜测。

  然后就听杨小涛继续说道,“我也不瞒大家,因为我们需要一个,能够搭载一个程控交换器的卫星,简而言之就是将接线员的活,放在卫星上面,就是这么一颗卫星。”

  杨小涛解释的清楚,下方众人却是觉得难度不少。

  让他们制造一颗卫星维持运行他们可以,但这样全功能用来通讯的卫星,还真有难度。

  “这次,我希望卫星研究所,跟卫星电话研究所,双方能够通力合作,早日攻克难关。”

  说到这里,杨小涛看向束兴北跟王灿两人。

  束兴北原本是个倔脾气的人,可这些年四处碰壁后,终于在这九部安稳下来,人也变得随和不少。

  听到杨小涛这样说,当即笑着开口道,“我们这卫星电话啊,要是没有卫星就没有电话,所以还需要诸位多多帮忙啊。”

  王灿也是个好说话的,听束兴北这样说忙接话说道,“束老师,您这话就见外了,咱们可是通讯卫星,一切都是为了通讯嘛。”

  两人笑起来,叶老在一旁满意点头。

  “既然大家都明白自己的工作了,那后续计划我就交给你们了。”

  “还是那句话,有困难尽管来找我。”

  杨小涛给众人一个保证,便结束了此次会议。

  时间还长,没必要一次就将话说完。

  可杨小涛前脚将保证的话说出来,隔天就被说的话给打脸了。

  “杨部,这是研究院刚提交上来的拨款清单,我感觉数额有点大。”

  “还有这是最近两天研究院给的,上面的额度,也不小。”

  杨小涛办公室里,郭亮将一摞单据放在桌前,神色忐忑。

  按理说,这种事情不需要来找杨小涛,毕竟以前也不是没碰过这种事。

  只是眼下这拨款的数额也太大了,他这初审都不敢过,更别说交给后面的刘怀民书记了。

  杨小涛拿起桌上的单据,随后看了眼,眉头皱起。

  第一张上面要求拨付三百万元,理由是构建卫星生产制造车间。

  这个嘛,杨小涛觉得可以给。

  第二张上面要求拨付三百五十万元,这是束兴北签的名,理由是程控交换机的研究,此外还有卫星电话的改进研究经费。

  这两张加起来,比当初给中科院的支出都多啊。

  “账上还够不够?”

  杨小涛放下单据,随口问道。

  郭亮摇摇头,“这个是刘书记管的,不过应该够吧。”

  “先批了。”

  见杨小涛这样说,郭亮只好点头,随即拿着单据离开。

  杨小涛坐在椅子上挠挠头,然后继续办公。

  可又过了两天,郭亮又拿着三张单据找来。

  “杨部,这是计算器研究所的拨款清单,这是高频反应炉的拨款清单。”

  两张单据正放在桌上,这次上面的总数加起来还是超过了五百万。

  前后两次加起来,这就是十分之一的小目标了啊。

  杨小涛有些,坐不住了。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