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一百六十九章 延寿蟠桃

  卷牍室。

  几个没见过的陌生面孔待在任务板前皱眉,看起来任务难度不小,在斟酌着要不要接取。

  梁渠来到长案前,指关节轻扣木桌,递出自己的册页。

  主簿黄平昌抬头,当即搁下墨笔,收拢书页。

  “梁大人凯旋?恭喜恭喜!”

  边上几位看任务的武师闻声,悄悄竖起耳朵。

  梁渠笑道:“同喜同喜,李主簿呢?今天怎么没看到他?”

  黄平昌接过案上册页,翻开誊抄。

  “寿福前些日子看上一个小宅院,今个去和屋主商量价钱去了,请了半天假。

  梁大人是不知道,你一连七天没回消息,把他给吓够呛,魂不守舍的。

  多亏昨天有了消息,说梁大人没事,又在丰埠县立下汗马功劳,他才放心去买宅院。”

  徐岳龙为了快卫麟一步,没有光明正大的传讯,能知道消息的都是骨干。

  也就是昨天才透了出点风声,让李寿福安下心来。

  若不然当真是吃不好睡不着,半夜惊醒满身汗。

  “倒是让李主簿费了心神,黄主簿要是见到他,记得替我带個话,说改日我请他喝酒。”

  黄平昌连连点头:“好说好说。”

  他一手誊抄册页,另一手从桌中翻出一本册页。

  几个明晃晃的大字映在首页,正是大功兑换簿!

  黄平昌暂时搁笔:“梁大人丰埠县铲除鲸帮,功劳甚巨,为丰埠县上万渔民免去大害,必有大功。

  大功所能兑换多是珍品,很多东西想要换取得经运送,梁大人不妨此时先瞧一瞧,打个想要的内容腹稿。

  届时大功确认,便能将东西一并送来,省去不少时间。”

  “多谢。”

  任务板前的几位武师听闻此言交头接耳。

  有人想上前打招呼,又不敢在此时打扰,只得静候在一旁。

  梁渠翻开簿子。

大功兑换簿青阳剑诀  原青阳剑宗核心功法,上乘剑修功法,杀伐凌厉。青阳剑宗,建元谋逆,已灭。

兑换需求:一大功  注:问剑之路不坚者慎修。

药身典  药神谷核心功法,可吸收百般药力,锻体健骨,大成后百毒不侵,寻常损伤皆可快速自愈。

兑换需求:一大功  注:家财不丰者慎修。

化龙经罡身术白虹贯日劲唯识法  功法类光是名字就比小功上的要高级许多,大多都只要一大功,少部分要两大功,三大功。

  梁渠对功法的需求不是很大,暂时翻过去。

  材料类更是五花八门。

  水沉金,钨金,玲珑沙,甚至是能够给兵器塑形的大妖肢体都有。

赤火悼羽赤火鸟死后褪羽,可塑灵兵,亦或是吸收其中生命精华兑换需求:二大功  没想到当初肥鲶鱼和不能动捡回来的羽毛价值如此之高。

  梁渠扫过一眼,都记个大概,接着往下翻到天材地宝类,他对此类最感兴趣。

延寿蟠桃  天地灵物,三十年一熟,增寿五载。

兑换需求:一大功  注:第二枚效果减半,第三枚效果全无,一人至多兑换三次。

  刚映入眼帘,就给了梁渠不小的震撼。

  一大功居然就能换到延寿至宝?

  再往下看,梁渠发现还有效果更好的。

紫纹蟠桃  天地灵物,一甲子一熟,增寿十载。

兑换需求:八大功注:三枚内效果依次折半,第四枚效果全无,不与延寿蟠桃相冲紫纹缃核蟠桃  天地灵物,百年一熟,增寿二十载。

兑换需求:十五大功注:三枚内效果依次折半,第四枚效果全无,不与前两者相冲  梁渠粗略一算。

  若是功劳足够,全换三类蟠桃,至少能为自己延寿一甲子!

  只不过那么多大功也不是好挣的,一般人顶多也就换换最普通的蟠桃。

  再往下面翻翻,还有其他延寿之物,但效果上而言,似乎还是三类蟠桃最强。

  梁渠猜测,大顺应当是掌握了蟠桃的繁育方法,让其可以稳定产出,简直是战略中的战略物资。

  其他延寿之物不如蟠桃能稳定产出,为此价值稍高。

  寿数是珍贵之物啊。

  见梁渠久久徘徊在蟠桃一页,黄平昌心有所感。

  “人之延寿乃逆天而行,臻象寿不过三百,武圣寿不过八百,何其难也。”

  梁渠笑笑。

  “人生如有奔流,碰撞间才有美丽的浪花,倘若一成不变,世上不都是些老家伙,哪有我们的出头之日?

  今之武道胜过古之多少,过去破血关十过三死,如今却能做到十过十生,更有各类玄功妙法。

  许是上苍如此要求,便是要我们一次次的迭替下去,以至江山代有才人出。”

  黄平昌拱拱手。

  “江山代有才人出,好句,梁大人豁达!”

  梁渠将大功兑换簿摊在长案上,指着其中一项珍宝。

  “如果可以的话,我想要这个。”

  黄平昌看去:“两生花?”

两生花  生于水底火山口的奇异花,蕴含浓烈生命精华,服之助长功力,毒素抵抗增强,消病去灾,亦可锻造灵器。

兑换需求:两大功  “梁大人确定?水中宝植不多见,对比陆上宝植多有一定的溢价,大约三至五成。”

  “确定。”

  对别人来说那是溢价,但对梁渠来说,宝植本身再加水泽精华,两份相加,那是他赚。

  再者,此花两性相反的特性若是没有猜错,当有大用。

  黄平昌不再多劝,在册页上记录下梁渠的需求。

  “咱们河泊所在南淮直隶有一驻守,一来一回,估计半个月就够,好了,您的册页。”

  信息记录完毕,黄平昌递还册页。

  梁渠收入怀中,转身往卷牍室门口走。

  一直在卷牍室的四位武师对视几眼,推搡之间,挤出一位为首者。

  正欲搭话,梁渠已然出门,四人急忙追上。

  “梁大人留步!”

  梁渠回头。

  “诸位是……”

  他一早就注意到卷牍室里的四人,似乎有意在等自己。

  只不过不好多问,谁知自己是不是自作多情,没想到他猜的没错。

  为首的高大汉子话到嘴边又卡住,顿了顿,猛一抱拳。

  “我是颜庆山,旁边是我弟弟颜崇文,这是我的同乡朱春桥和季有东。

  我们兄弟四个本来在华珠县里讨生活,可后来遭了难,就跟着到了平阳县,见河泊所收人,便投身于此。

  但在河泊所,我们四个本来就没什么认识的人,修行的功法也不善水下斗争,无人指引。

  近两日听闻梁大人诸多事迹……”

  旁边的颜崇文肘了一下颜庆山,让他别再说轱辘话。

  颜庆山咬咬牙,单刀直入。

  “我们四个愿为梁大人效犬马之劳,望梁大人收留!”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