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走走停停》其实主要还是比较的新,这种新是让观众有一种新奇感,不仅仅是从剧本上有一种新奇感,就是从演员上同样有一种新奇感。
可以这么说,除了林星和安怡凤之外,目前所有的演员都是没有任何流量的戏骨或者新人。
现在的电影市场你不能够怪观众不看了,一方面是整体市场不景气,一方面是烂片太多,各个宣发基本上前些年各种的糊弄观众引起的,还有更关键的原因就是好多观众其实已经审美疲劳了。
就像窝囊废赛道一骑绝尘的李振宇一样,他属于电影和电视剧双开花,本来呢,大家还挺喜欢看的,可是太多就烦了,三部热播电视剧全都有他,然后各大名导的电影里还有他。
最关键的是很多人觉得李振宇窝囊废人设深入人心了,然后好多人物又差不多,你演啥大家都觉得就是那个味。
那么,观众自然腻了。
而且不仅仅李振宇,还有不少的演员也都这样,一口气上了四五部剧,这有一说一,观众怎么可能不腻呢??
不过呢,这其实对于导演来说也挺没有办法的,不,确切的说是对于投资人来说,因为对于他们来说,这些年电影就必须大制作,甚至必须是码一堆明星演员才能够保证票房。
但是,现在一堆明星不一定能保证票房了。
这两年明星的票房号召力在减虚,再加上观众也对全明星阵容有点烦感了,因为真实的观众看的都是剧情,他们并不想看一个个流量艺甚至是一个个当红的艺人搁电影里表现自己。
也恰恰如此,现在很多码一堆影星的电影其实也挺少的了,除了真的顶流大导演敢这么玩,你比如郭师,虽然很多人说什么郭师晚节不保之类的,但是郭师码一堆影星票房有保证的。
然后呢,有一些导演就想学郭师,结果码一堆影星票房连4亿都没有。
这就是差距。
而对于林星来说,他并不想全阵容的用明星,因为全明星阵容在林星看来是利大于弊的。
也正因为如此,林星这一次《走走停停》就直接其它演员要么就是不出名的,要么就是没有怎么在大银幕上的。
甚至杨田还有关鹏,还有其它人想要来客串一下,林星都是婉拒了。
一句话,还是不要喧宾夺主了。
还有就是之前林星说的,娱乐圈里其实有好多演技好的艺人的,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机会被大众看到,好多戏骨现在要么就是只能演一些小人物,要么就是自己去演话剧了,还有一些就是处于无戏拍的状态。
要知道现在的婆婆、公公、爸爸、妈妈赛道也很卷的,因为市场看反馈,就是你这几个演员演公公婆婆适合,那么好几部剧就一直用他们。
就今年开播的三部都市剧,那公公婆婆竟然全都是同样的演员,当然,这也属于老戏骨,可是就跟李振宇一样,观众也腻歪啊。
当然,也不能全怪演员,就这都市剧都大同小异,什么出轨小三婚外情之类的,还有公公婆婆催二胎,爸爸妈妈催婚,一帮四五十的中年人搁那谈爱情,你说有啥看头??
也正因为如此,现在的都市剧也越来越没有看头了。
当然了,林星也能理解,毕竟现在的舆论环境也和十年二十年前不同,你一部剧动不动就有可能辱女或者其它蹦迪情况了,更关键的是现在的大女主剧观众也不买账。
然后这就属于死循环了。
其实这部《走走停停》一开始剧本是想着让安安和宏亮两个人有爱情的,最后甚至还要走在一起,当然,那个时候名字还不是这个名字。
可在林星看来,婚姻的本质从来不是独苗式的相互依附,而是两个独立个体的相互成就。
这个观点也成为《走走停停》剧本修改的核心方向。
洪亮北漂十年,存款不到1000,回老家连份正经工作都找不到。
董安安刚离婚,带着上小学的女儿,在电视台当临时工。
这样的两个人,怎么可能突然就爱得死去活来?“
而且说实话,现在的观众也并不想看非要给中年女性最后找一个男人的情节。
既然如此,那么还不如成为彼此的镜子。
“洪亮在董安安的纪录片镜头前慢慢卸下伪装,董安安通过拍摄洪亮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没有爱情,但比爱情更深刻。”
这是在剧本研讨会的时候林星和大家讲的,而且属于把整个剧本的内核给改了。
当然了,不仅仅导演,就是编剧同样也都觉得这个改动不错。
而当拍摄的时候,大家更能感觉到改变带来的魔力。
这个改动让整个故事的气质为之一变。当拍摄进行到第十五天时,剧组所有人都感受到了这种改变带来的魔力。
半个小时后,《走走停停》拍摄片场。
“第三十二场第七镜。”
“爱可婶儿。”
监视器里,安怡凤饰演的董安安举着摄像机,镜头对准蹲在旧书摊前的林星。
阳光透过梧桐树叶在他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只看得林星拿起一本《电影语言》时,手指微不可察地颤抖了一下。
“这本.是我大学时省吃俭用买的。”
洪亮用开玩笑的语气说着:“当时想着当不了演员就当导演,当不了导演就当编剧.”
安怡凤的镜头稳稳推进,声音很轻:“现在呢?“
林星突然笑了,但笑容却是有些苦涩,他慢慢把书放回摊位,拍了拍根本不存在的灰尘:“现在觉得,能活着就挺好。”
这个即兴发挥的镜头一次过。收工后,安怡凤罕见地主动找林星讨论:“你刚才那个表情洪亮是不是从来没跟人说过这些?”
“十年北漂,回家乡最怕的就是熟人问混得怎么样。”林星拧开矿泉水喝了一口:“但在陌生人面前反而能说真话,因为”
”因为明天就不会再见了。”安怡凤接上他的话,两人相视一笑。
这种演员之间的默契,让接下来的拍摄进度自然也非常快。
与此同时,博海影视的宣传机器已经开动。
张卫把媒体探班日定在了拍摄洪亮同学会的重头戏当天,这场戏里,失业的洪亮参加同学会,发现当年成绩最差的同学现在已是成功人士。
“各部门准备!”
实拍开始前,林星把演暴发户同学的演员拉到旁边:“老周,等会儿你炫耀儿子考上重点高中时,能不能加个细节?就是边说边用手机屏保怼我脸,并且可以轻描淡写的表示你可以投资……”
饰演暴发户的周铁民恍然大悟:“明白,那种'不经意'的炫耀!”
这场戏拍得火花四溅,当周铁民“不小心亮出儿子奥数奖杯照片时,林星的反应让现场媒体记者也是叹为观止。
“卡!完美!”
随着甄壮激动地站起来,这段表演完全超出了剧本设计,把中年人的尊严与狼狈展现得淋漓尽致。
探班结束后,娱乐记者们围着林星七嘴八舌:“星哥,这场戏是不是有你自己的经历?”
“洪亮这个角色和你本人差距很大,怎么把握的?”
林星擦了擦汗:“每个中年人都当过洪亮,而且其实洪亮也算是幸运的,因为他未婚示育又没有背着房贷,但是我们剧组好多人,有的因为女儿生病都不敢请假,有的天天因为房贷.”
这就是生活阅历。
“好家伙,真的这场直播让我觉得仿佛看到了林星的真实演技一样。”
“谁说不是呢,说实话我是真的没有想到这一次剧组探班竟然敢直播啊。”
“老实讲这场戏还挺有意思的,但是好像林星说这场戏不一定会出现在电影里。”
“那不更好,不虚此行啊??”
至于媒体接下来的探班讨论的时候,林星自然也说起了《走走停停》这部电影。
“首先这部电影其实就是一部讲一个中年男子北漂失败然后回老家的故事,而且这部电影也不会有什么所谓的反转的,甚至不是一部爽片,就是一部普通的片子。”
“但刚刚大家说是文艺片,我倒并不觉得这是纯文艺片,还有一点,我并不喜欢现在的宣传,之前我就讲过,文艺片并不是脱离大众曲高和寡的片子,文艺片同样也是讲普通人的故事。”
“其实《杀死阿丁》讲的是小镇年轻人一辈子困在原地的故事,而这一次《走走停停》其实讲的是小城青年北漂又回来的故事……”
“都是普通人的故事,但我觉得《走走停停》是治愈系的,相信我,真的是治愈系。”
林星这话已经没有人信了。
因为当初林星说的《杀死阿丁》同样是一部治愈系的电影,结果呢??
治愈还是致郁?
大家都清楚。
“我是真的不会相信你林星了,我现在对这部电影已经感觉不行了。”
“笑死我了,林星,你觉得我们还能相信你吗??”
“我曾经还是相信你的,但现在,林星,我是真不敢相信你。”
直播间可以说非常的热闹,而媒体探班结束之后关于《走走停停》的讨论自然也是非常之大。
当然了,真正让大家意外的还是第二天的娱乐版出现了意想不到的标题:《林星新片揭秘:所谓演技,不过是把镜头对准普通人》。
文章中写道“在《走走停停》的媒体探班直播中,林星再次用一场“同学会”戏份展现了何为教科书级的演技。
面对暴发户同学的炫耀,他饰演的“洪亮”嘴角带笑,眼神却藏不住落寞,同时还有一些手指无意识的细节,而这些细节让网友直呼“仿佛看到我那个北漂回来的表哥”。
林星坦言“洪亮的故事没有反转,也不够‘爽’,但每个中年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的影子。”
他拒绝将影片归类为“文艺片”,强调这只是“普通人的故事”。
“《杀死阿丁》讲被困住的小镇青年,《走走停停》讲逃回老家的北漂,它们本质上都是生活。”
同时据导演甄壮透露,林星除了在片场和群演聊天时,他还会会问外卖小哥‘最怕接到什么单子’,问保洁阿姨‘怎么对付顽固污渍’等等。
而也正是这些观察最终化作洪亮角色的底色——挤公交时下意识护住背包,面对熟人问收入时僵硬的微笑。
对于“治愈系”的宣传标签,观众却集体调侃:“信你不如信我是秦始皇!”
毕竟《杀死阿丁》的“治愈”让全网致郁至今。
但林星坚持:“真正的治愈是让人看到生活本来的样子,然后继续往前走。”
据悉,这部被博海影视押注暑期档的电影,或许将再次证明:所谓演技,不过是对普通人的深情凝视。
这算是一篇软稿了。
要知道真的是娱乐稿的话不可能什么都讲一遍不说,甚至是重点为《走走停停》来进行讲话。
当然了,这篇软稿的效果那自然还是非常好的。
“好家伙,我觉得这稿子说出了我的心声,不管从哪一方面来说,我都绝对不相信林星。”
“对,我不相信林星说的治愈,但是我相信林星拍摄的电影质量。”
“没错,这倒是并不冲突,说实话我很想看林星拍摄的这部文艺片怎么样。”
很多人讨论纷纷,甚至还有人专门把林星之前各种采访视频发了出来,就是电影也好,电视剧也好,上映前和上映后的对比。
怎么说呢??
不能说完全不相干,只能说南辕北辙。
但这就是林星。
博海影视的宣发也是完全的行动了起来,而更多的人其实是觉得非常意外的,因为暑期档可没有多久了,这么一部电影又是林星主演的,犯得上这么赶吗?
毕竟林星最近的电影保底也得有个10+呢。
更何况现在电影市场不景气,春节档可能竞争压力大,但是难道不应该去国庆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