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上一章
下一章

第二百二十四章 东风破与棒国巨雷

  一开始确定要在台海开演唱会,韩舟就考虑过,一定要唱一首周董代表作。

  韩舟有过很多选择。

  比如《烟花易冷》,比如《稻香》,但是最后,韩舟选择了一首很特殊的歌曲。

  现场的大屏幕,一幅一幅水墨画流转。

  那如同画一样由水墨构成的三个大字,形成,又随风而去。

  《东风破》

词曲编曲:韩舟演唱:韩舟“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月圆更寂寞  夜半清醒的烛火,不忍苛责我”

  这首曲子太特殊了。

  因为这是周董所有华国风歌曲中,最容易学的一首歌。

  后来网络上大量的华国风歌曲,走的都是东风破的路子。

  古风盎然的词,比较平的调子,深刻的感情。

  这几乎形成了标准化套路。

  既然要拿出华国风歌曲,韩舟最后选择了给其他歌手留一个简单模式。

  学去吧。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水向东流,时间怎么偷  花开就一次成熟,我却错过”

  观众不太听得清楚韩舟唱的字眼,而背后大屏幕一幅一幅水墨画上的歌词,很多人也看不清楚。

  但所有人都感觉很好听。

  最近韩舟在唱了不少周董的歌后,逐渐意识到了周董为什么说话说得清,但是唱歌吐字不清。

  因为他故意吐字不清。

  要知道,周董在唱说唱时,唱的很快的情况下也没有出现吐字不清的情况,为什么慢歌反而听起来听不清呢?

  实际上,他是把自己的声音,当成了一种乐器。

  故意弱化咬字的处理,让人声和乐器声音融为一体。

  韩舟的音色和周董并不一样,但同样的唱法下,韩舟开始摸索自己人声乐器化的形式了。

  很多时候,很多专业歌手形容别的歌手的声音,喜欢用量词‘把’“这把声音如何如何……”

  现在韩舟也有了一些明悟。

  果然是一把声音。

  如果说周董的原声像是一把古筝,那么韩舟这把声音,更贴近一把琵琶。

  观众们挥舞着灯牌,几乎可以说很安静的听着韩舟演唱。

  台上的韩舟轻声哼唱: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这副歌,并不激昂,并不燥热,并不炸裂。

  但是,在第一次听到这种曲风的华国风歌曲的观众心中,这副歌,激昂,燥热,炸裂!!!

  大量观众突然之间,发出了尖叫声,欢呼声。

  而韩舟还在继续唱着。

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  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伱没听过”

  很多到现场看演唱会的歌手,陷入了某种震惊之中。

  在他们看来,这种曲风出来后,肯定是大量歌手,还有词曲作家争相效仿研究的对象。

  或许,自己也应该投入进去,如果晚了,恐怕要错过很多很多。

  而台海的歌迷,在现场有一种泪流满面的感觉。

  曾几何时,在新时代的娱乐还没到来之前,大家非常喜欢旧时代的那些词曲。

  新时代的娱乐来了之后,几乎所有歌词的文字功底,直线下滑。

  不只是歌手,上一个时代,台海综艺先发,闻名全国,但是,主持人们的文化水准,表达能力,虽然很强,但是文学素养,哗啦哗啦的往下掉。

  台海的老一辈观众还记得三四十年前,那些优美的词。

  如今,在韩舟手中,三四十年前的岁月似乎回归了。

  不过,三四十年前,歌手用古风的词,用的却是的曲。

  而如今,韩舟用的是古风的词,古风的曲。

  似乎又在原本的基础上,进入了另一个时代。

  一个全新的时代,来临了。

  如果韩舟只写得出一首所谓三新三旧的歌曲,那恐怕谁都模仿不来。

  但现在,韩舟又写出了一首华国风歌曲,那么,这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台上的韩舟已经唱到了尾声: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篱笆外的古道我牵着你走过  荒烟漫草的年头,就连分手都很沉默……”

  四分钟之前,观众不知道这首歌会如何。

  四分钟后,所有观众,为这首歌痴狂。

  韩舟已经唱完了,观众却同时唱了起来:!”

  韩舟挥了挥手,感谢观众的抬爱:“喔!”

  “学得很快。”

  “不错。”

  观众们看音乐停了,知道自己想错了,以为还有一遍,本来以为能跟着唱一段呢。

  没想到结束了。

  不过,歌曲很多,韩舟并没有在这首歌上过多的停留。

  虽然,在圈内,此时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很多人都意识到,《东风破》展现的东西,完全是很容易轻松复刻的东西,怎么以前没人想到这一点呢?

  大量的歌手,在自己的小群体里讨论刚刚唱完,就传出了枪版的这首歌曲。

  台海五六八还在继续。

  这一次韩舟准备的歌稍微少一点。

  但依旧是诚意满满。

  除了《鹿港小镇》和《东风破》,还有一首四人合唱歌曲。

  韩舟选择的四人合唱歌曲,是前世纵贯线乐队的《亡命之徒》。

  这个由歌坛三代领头人加一位后辈组成的四人团体,只演出过一年,从此就解散了。

  但是,他们留下了一首很好听的原创歌曲,也就是《亡命之徒》,当年,春晚直接邀请了他们,要求唱这首歌。

  而他们为了上春晚,也写了《亡命之徒》的内地版本,《出发》。

  这一次,韩舟悬着了《亡命之徒》,毕竟不是上电视,根本没必要那么慎重。

  不过,韩舟还是改了一些东西,比如说‘可笑的是,我好想求主帮我赎回’,韩舟就用了《出发》的‘可笑的是,我好想求你帮我赎回’。

  而和原版一样,张策永、陈锋、林萧行,各自的歌词,是他们自己填的。

  韩舟只是把自己版本的词在上面给了一个示范,方便他们改,免得浪费太多时间。

原版的,‘喂,小子,我想我大概明白你的意思那些发生在你身上的曾经以不同的面貌  也在我生命里出现过好几次……’

而陈锋写的是,‘喂,小子,无论你怎么思考过去日子命运都不会在此刻停止你和我要做的只是把所有都扛在肩头如此是不是你说,你想要有个灿烂的故事确定一切的路程都是为了那个适合的日子人潮的汹涌像蚂蚁匍匐姿势跟着前人的步子,画着无聊的圈子你想要抬头看看还是继续低头疾驰  没有错误的选择,只有时光易逝’

  陈锋的词,哪怕是写成说唱词了,依旧是一股摇滚的味儿。

  不过,谁写词还不押韵?什么词不能拿来当说唱唱?

  什么词写出来,总比‘我总是临时抱佛脚X4’要来的好。

  而林萧行的词,就比较不一样了。

原版‘为什么该有的都有还是觉得不够天呀该不会是贪心的念头为什么拼了命地工作拼了命地追梦为什么这个世界上就是有人穷得发疯有人富有把钞票当作了枕头为什么新闻里鼻酸故事  只为了偷面包给妈妈充饥的小偷’

  林萧行唱出来则是写了另外一种风格:

“为什么,四十好几还被叫做单身狗我X,能不能别在我面前秀为什么,头都快秃了,我人生输了个够为什么,情歌天王关于爱情却一窍不通有的男歌迷,身边三两个女孩手拉手为什么,唱到这里我酸了鼻头  夕阳下看着花儿谢了、开了、被风吹走……”

  每个人的歌词,能看得出每个人想说的东西,其实有很大的不同。

  陈锋,很难玩儿一次说唱,玩儿一次摇滚之外的歌曲。

  如果不是和韩舟张策永林萧行三人一起玩儿,他唱说唱十有八九要挨骂,甚至要被其他摇滚后辈不屑。

  不过,有三个垫背的,陈锋肆无忌惮的表达着自己。

  但是他无论如何表达自己,实际上都是把注意力放在了韩舟身上,他希望韩舟能够想清楚自己的未来。

  而情歌天王林萧行更是吐槽,甚至爆脏话。

  什么情歌天王?

  我一个老光棍,情什么歌,我哪懂什么情歌!

  我只想要个懂我的女人,在哪里?

  要我现场征婚吗?还有人不认识我吗?

  为了征婚我都特么成天王了,怎么还没成功啊?

  而张策永的词最有意思。

  就是因为原句写的是像精神病患写的诗,所以张策永坚决要改歌词,才引发了四个人都改歌词。

张策永唱的是:“你们仔细听听这首歌的歌词像是精神病患写的诗在场馆夜空星星闪烁的此时我想要啊,改写我自己的词娱乐娱乐娱乐,着,不是愚弄彼此人生有多少日子有彼此走下去还分什么彼此时光匆匆流逝不可分割未来要记得这闪耀的日子所以啊,故事永远没有休止  因为我们要……”

“出发啦,不要问那路在哪迎风向前,是唯一的方法出发啦,不想问那路在哪运命哎呀,什么关卡当车声隆隆,梦开始阵痛它卷起了风,重新雕塑每个面孔  夜雾那么浓,开阔也汹涌……”

  韩舟写这首歌的时候,没想到他们仨想要玩儿,所以没想过这首歌会有多好玩儿。

  当所有人写了自己的词之后,这首歌就变了。

  它来自前世,但也来自于这个世界,来自韩舟自己的朋友。

  在歌声之中,四个人一个比一个溜得快。

  谢场?

  这首歌就是谢场。

  因为我们都要出发啦。

  观众眼看着四个人从台上消失,才搞清楚四个人真的‘出发啦’。

  在人走后,尖叫依旧在继续。

  最后,四个人鱼贯通过通道回后台时,三个老不休的把韩舟踹了回来顶锅。

  韩舟从侧台露出个脑瓜子,被镜头抓个正着。

  现场歌迷都盯着屏幕上的韩舟,然后看向了台上那个看不清楚的脑瓜子。

  韩舟拿着话筒:“出发啦出发啦,再不出发堵车啦。”

  “出发啦……”

歌迷接唱:“不要问那路在哪迎风向前,是唯一的方法出发啦,不想问那路在哪  运命哎呀,什么关卡……”

  韩舟:“别唱了,再唱那三个家伙的车真的隆隆了。”

  “下一站再见。”

  一场梦幻的表演,在这个时候结束了。

  韩舟也真的溜了。

  后台,很多来现场看的歌手,都过来了。

  都在恭喜三人。

  韩舟过来后,就变成恭喜四人了。

  现在,韩舟的人气,比起之前更旺了。

  如今《亮剑》破了十二的收视率,而第二轮重播正在很多电视台展开。

  所以韩舟依旧是观众最熟悉的面孔。

  这股热度恐怕一年半载内很难退去了。

  当一个演员连续出演了三部破收视率记录的电视剧后,可以说已经是观众永恒的回忆了,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都会是观众最熟悉的演员。

  更不要说这三部作品还是当下才播完。

  很多人都和韩舟打招呼。

  认识的,韩舟就热烈回应。

  不太认识的,韩舟就礼貌性回应。

  很快,嘘寒问暖结束,韩舟回到了自己的休息室。

  因为毛阿姨告诉韩舟,王希雅在休息室等他。

  韩舟到了休息室,还专门打发了跟过来打招呼混脸熟的人,然后才进入了房间里。

  韩舟的演唱会休息室,不是王希雅的办公室。

  王希雅的办公室,只有一把椅子。

  所以韩舟坐在椅子上,王希雅得坐在办公桌上。

  韩舟的休息室,有一个梳妆台,三把椅子,还有沙发,甚至有可以小栖的床。

  但,王希雅依旧坐在桌子上。

  双腿摆荡着。

  韩舟坐在桌子前的椅子上,靠着椅背。

  开演唱会,的确是个体力活。

  虽然是四个人分担。

  但是这个演唱会的质量很高,台子很大,互动很多,所以韩舟依旧很累。

  看着韩舟摊在椅子上,王希雅笑眯眯:“开演唱会好玩吗?”

  韩舟笑着反问:“看演唱会好玩吗?”

  两人相视一笑。

  尽在笑中。

  笑完了,王希雅的脸冷下来:“洪成旭虽然看起来低调了,但是最近动作很多,特别是赵启刚,动作非常多。”

  “这两个档期,天乐亏的很厉害。”

  韩舟:“天乐这两个档期是赚了的吧。”

  不过对于天乐的体量来说,赚少了,就是亏。

  按道理来说,这么多资本堆在这里,什么都不干,都能升值,暴涨。

  就是因为和京圈对刚,所以财报不是很好看。

  韩舟看完财报后,点头:“坚持过去,今年的档期过了,明年的档期,我全面加入战场。”

  王希雅等这一天等了两年了。

  但还得等半年。

  “好,我等。”

  王希雅:“现在,我想要把财报做好看,吸引游资。”

  “现在只能寄希望于《偶像的冬天》了。”

  “我准备把《偶像的冬天》做出来,顺便把偶像市场做大,再开一档偶像节目。”

  韩舟皱了一下眉头:“慎重。”

  韩舟知道王希雅是什么意思。

  现在天乐的项目看起来不太赚钱。

  所以,需要赚钱的项目,然后在公司内部调整资源,来扩大电影的盈利财报。

  具体做法也很简单,多开偶像节目,把电影花钱的项目,全部在报告上报告在节目里。

  偶像节目稳赚不赔,而且必然爆赚。

  这么做之后,电影的报表就好看了。

  这样一来,天乐接下来继续拍电影,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投资。

  有人分担风险后,天乐才能继续全面和京圈对抗。

  这事情说出来不是什么正当手段,但是京圈也在用这个手段,如果王希雅不用,那就没法和京圈对抗。

  所以,王希雅用的比京圈还彻底。

  现在大家都在往影视板块砸钱,赚的越来越少,未来赢者通吃。

  所以,别说赚的少,哪怕亏,也要继续。

  但是韩舟有一个疑虑,那就是泡沫市场的问题。

  和王希雅讲了一下泡沫市场的问题,王希雅有点疑虑:“确定是这样?”

  “现在巨大的偶像市场,是泡沫市场?”

  韩舟摆头:“不对,偶像市场可以是正常市场,但也有可能是泡沫市场,如果发展成泡沫市场,崩了,甚至会带崩老派明星艺人市场。”

  王希雅在内心默算数据,对比。

  韩舟继续:“不说远的,说一个比较近的例子,棒国。”

  王希雅:“棒国偶像市场?”

  韩舟:“棒国偶像市场才多大点,我说的是棒国房地产。”

  “棒国现在流行一种全新的租房方式,国内的人恐怕闻所未闻。”

  王希雅对这个很好奇。

  俗话说得好:‘当明星不开店,你拿头变现?

  搞创业不搞金融,你活该受穷。’

  韩舟:“现在,在棒国首都,有一种全新的租房方式,我们现在就是假设一般棒国一套房子价值一千万,那么租客给房主六百万,就能免费租两年房子,两年后,房东把六百万原模原样还给你。”

  “等于租客是房东的借贷债主,利息就是白租两年房子。”

  王希雅满脑门子问号。

  还有这种事儿?有六百万干嘛不买房子,为什么要拿去租房子?付首付足够买两套还有剩了吧?为什么要拿去租房子?棒国房子一直在涨价啊!

  韩舟继续:“所以,大量的人,问银行借贷一大笔钱,然后拿给房主,白租房子。”

  王希雅反应过来了,原来不是自己的钱,而是借银行的钱。

  “这有两个前提,第一,棒国现在借贷的利息只有零点五,房价六成的零点五利息,远低于租房租金。”

  “第二,银行根本不建立统一的资质审核条件。”

  王希雅:“所以……”

  韩舟:“而房东,拿到六百万后,就拿去首付购买两套新的房子,剩下的钱,用来还月供。”

  “这样房东又有了两套房子,拿出去租给别人,拿回来一千二百万,再首付四套房子,剩下的钱还月供。”

  “如此滚动下去,棒国目前有人已经靠一套房子,滚出来两百套房子了,未来可能会是两千套。”

  王希雅一副迷惑脸,这特么不是古老的庞氏骗局么:“所以,这是个雷吧?!”

  韩舟:“没错,要知道房地产公司修房子的钱,也是银行借出来的。”

  修房子的钱,是银行的,租房子的钱,是银行的,买房子的钱,是银行的。

  银行的钱,是哪儿来的?全棒国所有人的存款!

  什么?有些人不会存款?跟他们没关系?

  不好意思。

  银行已经给所有的业务上了保险。

  保险把金融市场和房屋买卖市场,全方位绑定在了一起,继续加杠杆,将这种业务的保险,继续打包当做金融产品出售。

  棒国,谁都别想跑,楼市一蹦,集体升天。

  王希雅:“我记得……棒国似乎……金融开放?”

  韩舟点头:“现在棒国借钱利率低,很多游资在棒国,可如果米国开始加息,那棒国就必须加息,否则游资跑了,他们死的更快。”

  全球金融市场,说白了那就是银趴。

  你在里面玩儿,别人也在玩儿你。

  对于这么变态的市场,全球也就华国不想进去,在门外高举表情包‘因为不够变态所以和你们格格不入/jpg’

  在这个市场中,米国加息,棒国就必须加息。

  棒国加息,意味着借钱租房子,会变成亏本生意,这样就不会有人继续用这样的方式租房子了。

  这意味着,那些房东房子租不出去了,并且没钱买新房子继续推高房价这个泡沫,也没钱还房贷。

  这个环,吧嗒,断掉。

  然后手握几百套上千套房子的人,还不起房贷,就会留下坏账。

  他们就会选择卖掉房子,避免赚的钱变成一场空,或者亏更多。

  而市面上要卖房子的太多,就会导致房价下跌。

  房价下跌,亏钱,大房东继续卖更多房子更快离场,房源更多,房价更暴跌。

  这是一个死循环!

  一旦米国有一天没钱花了,要转嫁危机,银行加息。那么棒国就进入了全体集体升天倒计时。

  王希雅眼睛一亮:“要几年?”

  韩舟:“两三年后开始?一年完成?四年后?”

  王希雅:“也就是说,三年后棒国金融要崩溃,这个国家要破产?到时候可以……咳咳……”

  王希雅已经想好了到时候怎么把棒国娱乐圈那些产业以十分之一甚至二十分之一的价格全部买下来了。

  韩舟:“所以,你明白为什么不能继续开偶像节目了吗?”

  其实答案很简单。

  因为韭菜是固定的。

  这个地方就这么多追星的,追星的人中,愿意花钱的,就这么多。

  如果偶像越多,那么新偶像,平均关注度就越低。

  关注度越低,对新粉丝吸引力就越低。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并且,新的偶像市场崩了,还会带崩老偶像,比如ACE9比如陆晋这种。

  而这些人崩了,整个崩溃的市场会迅速扩散到整个娱乐圈。

  王希雅根据韩舟说的,在心中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大概算了一下:“我算了一下,现在的偶像市场能支撑四个偶像团体,最多十个顶流。”

  韩舟点头:“我们要做的事情,是占据这些名额,而不是搞一大堆偶像自己伤自己的市场。”

  王希雅:“但是,不是所有人都在我们控制之中,终有一天,市场会崩掉。”

  韩舟微笑:“不会,只要有外部矛盾,市场就崩不掉。”

  就像棒国,他们坏账一大堆,却不一定真的会炸雷,如果炸雷之前,有人用炮弹把棒国首都那些房子给它炸了,就不存在坏账了。

  王希雅当然知道韩舟的意思,但是,娱乐圈的外部矛盾在哪里?

  韩舟看向王希雅:“一步快,步步快。”

  “别人还在研究实体唱片衰退的时代,我们在研究偶像市场。”

  “现在别人都在研究偶像市场,我们该研究国际市场了。”

  王希雅靠拢韩舟,低声:“这一次,多少人?”

  “还有企鹅吗?麦浪?环球华国?”

  韩舟低声:“这次没有企鹅了。”

  韩舟也不是那么想抛弃战友。

  但是现在,企鹅开始做自己的偶像节目了。

  他们是有能力完成自己的生态链闭环的。

  所以,韩舟只能不带他们了。

  除非……企鹅能站出来表现的大家还在一辆战车上。

  韩舟说这个话时,并没有想到,企鹅会跟进的那么快。

  谈完话后王希雅回燕京去了,飞机刚落地,她就接到了李尚鸿的电话。

  李尚鸿要让企鹅新偶像节目《闪亮少女》的冠亚季军成为《偶像的冬天》的普通参赛选手,把节目流量全部引向《偶像的冬天》。

  这个消息王希雅当即就告诉了韩舟。

  而韩舟沉默了。

  如果李尚鸿这么做,自己还不带企鹅玩儿,那不地道的就不是企鹅,而是自己了。

  可是,企鹅居然这么快发现了偶像市场是个泡沫是个雷……

  这么敏锐的观察力,反而让韩舟有点犹豫带不带他们了。

  晚上,思索了很久,韩舟还是决定,这一次可能依旧要带上企鹅。

  自己没办法用臆测中的未来的分歧,来否定现在战友的友谊,而且是如此给力的战友。

  做一个节目,花费上亿,然后所有流量全部迎向大家合作的新节目,而且利润是新世界占大头的。

  这么给力,就算未来分道扬镳,现在也依旧要一路同行。

  出发吧。

上一章
书页
下一章